无线电在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领导人给予很高评价。毛泽东赞誉:“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刘伯承评价:“没有通信联络就谈不上军队指挥。”徐向前题词:“安全可靠不间断的通信联络是夺取战争胜利的保障。”当时,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三局负责无线电联络,他们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困难处境
因为频繁的作战与转移、恶劣的自然环境、途径地区的地形民情不熟、沿途国民党政权的蓄意破坏等诸多原因,长征初期中央红军的无线电工作遭遇了重重困难。
走错路线。由于行军频繁,电台往往要待工作完毕才能出发,所以追赶途中屡屡出现走错路的情况。三局政委伍云甫在日记中记载,1934年10月19日,“六分队由‘2C’赶到,错走路”;12月3日,“是日设营人员错走另一地方设营,未归队”;12月13日,“是日走错五里路,绕道至芦溪”。
掉队离队。由于生病、负伤、过度疲劳、思想不坚定等,导致行军途中发生掉队离队现象。伍云甫在日记中写道,1934年11月24日,“是日六分队掉队,设营人员未按指定地点设营”;12月5日,“是日六分队不带洋油充电,一分队电瓶掉队,均影响了工作”;12月16日,“一分队运输员在地青跑八名”。
极度疲劳。据第一分队报务员黄萍回忆,由于国民党军经常派飞机进行侦察和扫射,安全起见,部队多选择白天休息,夜间行军。但是,出于工作需要,无线电队夜间几乎通宵工作,白天又不得不强行军,还要不时地隐蔽防空。长时间体力透支,积劳成疾,大部分人身体都到了极限,掉队及牺牲等状况时有发生。
物资匮乏。频繁作战产生了大量的无线电收发工作,所以器械难免因过度使用而出现损耗;同时必需的汽油、润滑油也出现补给困难;物资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挑夫没有跟上队伍出现遗失,或遭遇敌军飞机轰炸导致损毁。外人看来,少一桶油、几节电池微不足道,殊不知,若没有这些物资,无线电器材就是废铁一堆。
应对办法
为了确保及时、顺畅的无线电联络,党中央、中革军委对电台工作非常重视,并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无线电人员则想尽办法让电台发挥最大功用。
确保通信器材的安全及时运输。在长征途中,运输员坚守的信条是:人在机器在。红一军团无线电队政委杜平回忆,无线电队主要由报房、运输排、警卫排、管理排组成,共100余人。那时的电台很笨重,光是1个收报机和1个发报机就是40斤,还有6个60斤的蓄电池,1个90斤的充电机,以及零件箱和汽油瓶等,所有这些全靠运输排的同志肩挑手抬。
避免无线电人员掉队。杜平回忆,他们还加强收容工作,以减少减员现象。按规定,红一军团的无线电队各班,如有跟不上队的同志,先由班长、排长督促跟上,若实在跟不上,就帮他背东西。总之,机器不能掉队,以保证随时能进行通信联络。有的徒手还跟不上,就由杜平带领卫生员等人,每天走在最后负责收容。组织上给杜平配的一匹马,实际成了“收容马”,每天驮着重伤病员前进。
保障无线电人员的行军与生活。行军途中整个部队都接到命令,沿途注意为无线电队收集汽油、电池等重要物资。当看到无线电队抬着电台机器赶路,大家总会自觉为他们让路。宿营地的房子少,哪怕只有一间牛棚,就算军团长露营,也要把它让给电台作报房。此外,无线电队每人能有两双草鞋,一到宿营地,还可以用热水洗脚解乏。
创造不间断无线电通信方式
长征初期,红军各部队间的通信主要依靠电台。由于指挥机关和各部队都处于急速行进的状态,只有在休息和宿营时才能架设天线,展开工作,容易出现此台开机工作、彼台仍在行军途中的情况,影响及时联络。为此,三局局长王诤苦思冥想,创造出一种不间断的无线电通信方式——交替转移前进。在许多人的回忆录中都对这种通信方式拍案叫绝。
据第一分队队长罗若遐回忆,为了使中革军委同下属的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主力师之间,不致因日夜行军而中断联络,决定把无线电第一、第六两个分队分成两个梯队,第六分队为第一梯队,每天随同中革军委纵队出发;第一分队为第二梯队,由罗若遐率领,留在原来的宿营地继续收发电报。当第一分队的电台得到第六分队在新宿营地发出的信号,或第一分队在电话中请示毛主席的随从参谋后,才拆收天线,向新的宿营地前进。这样便保证了不间断的通信联络。
黄萍回忆,中革军委总部的电台必须保证24小时不间断通信,为此采取了两部电台交替前行的办法。各军团电台虽然没有条件实施交替行进,但都能与总部电台密切配合。他们常常不顾疲劳,抓住一切机会,如行军大休息或道路不好行进迟缓的时候,便就地开设电台,与总部电台取得联系。只要没有特别紧急的情况,就一直工作到双方的电报都收发完毕,再撤收机器,迅速追赶部队。每逢遇到这种情况,司令部总是派得力的分队和参谋人员警戒、护送电台。若遇到特殊情况,一些首长还会亲自与电台在一起。
(转载自《保密工作》杂志202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