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辛集国际皮革城。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 摄
“辛集皮毛甲天下。”辛集,这座城市因皮革得名、因皮革而兴。
这十年,向市场要发展。坚持国际视野,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做强做优品牌,“辛集皮毛”区域品牌价值132亿元,“中国皮都”向“国际皮都”迈进,迸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这十年,向创新要发展。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健康、信息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由2家发展到119家,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这十年,向开放要发展。建成冀中南地区首个保税物流中心,505家企业开展业务,2021年完成进出口2.36亿美元,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十年来,辛集市解放思想、奋发进取,闯新路、开新局,从传统皮革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到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国家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三区”建设,努力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上作出示范,在一次次转型中凝聚奋进力量。
产业新名片:从模仿到原创,成为全国最大皮衣皮草生产基地
7月8日举办的2022辛集时装周上,一件“香云纱”中国风皮草服饰火爆全场。
“一上午就接下2万件订单。”卡尼亚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树旺笑得合不拢嘴,这款原创作品刚刚斩获时装周设计大赛金奖。
“原创才有利润,抄袭没有空间。”感触如此之深,是因为杨树旺有过亲身经历。
十年前,卡尼亚也曾走仿制之路,市场什么火就跟着做什么。生意越来越不好,杨树旺开始思变,花大价钱请广东设计师设计了一款简欧风格皮草,没想竟成了当年爆品。
创新,让杨树旺尝到了甜头。卡尼亚开始走原创之路,组建了自己的设计团队,和北京、深圳等地知名设计师合作,每年仅研发经费就投入200万元。
“这次获奖更坚定了我们走创新之路的决心,今后要加强和各大院校、知名设计师对接合作,成为高端时尚产业的领跑者。”杨树旺对未来充满信心。
传统产业要发展,创新是关键。
主动求新求变,加快制革产业转型升级。辛集将108家制革企业整合为36家,实现投入上规模、工艺上水平、环保上档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皮衣皮草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绿色环保制革基地。
坚持设计赋能,打造“辛冬装”时装品牌。成立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工艺,引领消费潮流。以“辛集展团”形式参加米兰、莫斯科、上海等国际国内高端展会,举办国际皮革皮草时装周、国际皮革博览会等活动,擦亮辛集皮革品牌。
在危机中育新机,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辛集电商直播基地,免费引导本地企业入驻,直面疫情影响,帮老皮匠们开启销售新思路。
辛集瞄准建设“国际皮都”目标,进一步强化研发设计、改进生产工艺、加强品牌建设、创新营销模式,到2025年,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500亿元。
科创新名片:建成全球最大表计用互感器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企业从2家发展到119家
就在几年前,申科科技集团还在为销量发愁。生产的机械式水表科技含量低,卖不上好价钱。
如今,新建成的申科电子科技园里,智能超声波水表车间率先实现试生产。“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全新产品,体积小、计量准、数据自动传输,已收到近18万块订单。”申科科技集团生产负责人陈璇介绍。
从找销路到抢着买,申科科技集团更能体会创新的意义。
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近十年来,申科科技集团研发人员从三十多人增长到三百多人,专利数从十几件增长到156件。如今,企业生产能力跨越式上升,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表计用互感器生产基地,日产能突破30万只。
走进辛集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个个发展后劲十足。
金士顿轴承科技公司实现空气悬浮鼓风机的完全国产化,开始向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等领域进军;
维迪自动化公司打破线性导轨“卡脖子”难题,加快构建直线传动产业集群;
叁迪光学科技公司生产的3D手机盖板,进入三星、华为等知名公司供应链;
……
以创新加速,促增长提质,开创辛集创新驱动发展的崭新局面——
创新主体更多了。十年来,高新技术企业由2家发展到119家,增长了58.5倍;科技型中小企业由0家发展到698家。
创新实力更强了。2021年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结果显示,辛集市由B类晋升为A类,综合排名为全省第18位;辛集经济开发区在全省开发区考核中取得A类第4名的佳绩。
十年来,辛集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77.06亿元提升至476.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从7.06亿元增长到27.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78%。
开放新名片:争创国家综合保税区,505家企业在保税物流中心开展进出口业务
7月22日,辛集保税物流中心监管仓内,一辆辆叉车正在将成捆的进口羊皮搬运至货车上。
“这些羊皮是我们公司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存储了500个集装箱。”辛集市梅花皮业有限公司商务部主管张印兰说,自从有了辛集保税物流中心,不但省了去外地通关的麻烦,而且暂缓了关税,减小了企业资金压力。
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在为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辛集的对外开放打开了一扇窗。
“作为冀中南地区首个保税物流中心,中心为辛集及周边地区的皮毛、梨果等产业搭建了一条便捷的进出口通道。”辛集市保税物流中心管委会主任王运兵说,自2019年3月投用以来,已有505家企业在园区开展进出口业务。2021年,完成进出口2.36亿美元。
对外开放的脚步永不停歇,辛集市又有了新目标。
依托河北省唯一内陆地区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口岸,辛集市强化辛集保税物流中心的金融、物流、仓储、加工、贸易等功能,全力打造“辐射华北、京津冀”地区的现代化冷链产品交易集散中心与高端冷链物流产业基地。
目前,辛集正在加快推进总投资106亿元的进境肉类加工、北京西南郊冻品交易中心等项目落地见效,组建规模10亿元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力争到2025年升级为国家综合保税区。
种业新名片: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节水小麦全国推广种植面积达4亿亩
色泽、饱满度、株粒重、籽粒品质,一遍遍筛选,一道道考验。近日,辛集市马兰农场籽粒考种室内,工作人员正在仔细“考量”每一粒小麦种子。
“选种就像大考场,上百个环节、成千上万组数据比对,才能最终选出最适合种植的‘优等生’。”辛集市马兰农场籽粒考种室负责人潘玉恒深有感触。
凭借抗寒抗病、高产稳产等优势,由马兰农场培育的“马兰1号”今年喜获丰收,在邢台闫里村实收测产创下亩产863.76公斤的佳绩。
种子被誉为农业“芯片”,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近年来,辛集以马兰农场为龙头,先后与多个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以节水小麦为核心的农作物种子选育和配套技术研究,建立起产学研、育繁推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集成技术孵化中心。
在这里,先后培育出“马兰1号”等节水高产型小麦品种33个,十多次刷新河北省高产纪录,创下“节水不减产”“零水超千斤”的骄人业绩。截至目前,培育品种累计向周边省市推广面积达4亿亩。
小小种子打开了辛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目前,围绕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目标,辛集市以节水小麦为主导产业,以辛集市马兰农场为核心区,正在加快打造“一轴、两核、三基地、全域发展”的空间格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力争到2025年,园区内农业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全市年产优质节水小麦种子1.2亿公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
民生新名片:建成11座城市公园,加快推动“一厅七馆三中心”建设
看小桥流水,享静谧之美。
“公园建在家门口,每天都有好心情!”住在建设街和晏城路附近的高树铭是浣溪园的“常客”,“这儿曾经是违建地块,分布着多家小散乱污企业,政府下大力气拆除后,才有了这座江南园林风格的公园!”
对辛集人来说,“推窗见绿”已从愿景走进了现实。
2021年以来,辛集市坚持见缝插绿、拆违扩绿、拆墙透绿、整治添绿并举,建设了辛中公园等11座公园,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从160公顷增至275公顷,“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公园体系加快形成。
为了让“精致城市”更加惠及民生,辛集市大力实施主城区扩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围绕城市扩容,启动实施25平方公里东部新区、8.8平方公里高铁新区规划建设;
聚焦路网优化,谋划实施雄郑高速石津至石衡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教育路辛中桥等重点工程,打通宴城路等多条城市断头路;
加快城市更新,持续对老旧小区、老旧管网等进行改造提升,加快推动“一厅七馆三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河北日报记者 周洁 董昌 任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