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市海口镇红山腹中,13个人工挖掘的山洞自西向东排列,构成了我国第一个光学仪器厂——国营第298厂的主体。走进狭长的山洞,仿佛置身于时空隧道,我国第一具军用望远镜、第一款红外线瞄准具……诉说着光学工业史上的保密故事。
在抗战硝烟中诞生的国产望远镜
1936年,抗日战争烽火正炽,紧迫的战争形势催生了旺盛的军品需求,而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光学仪器厂,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但又缺乏相应的维修保养手段。为早日实现光学器材自产自修,军用光学器材工厂筹备处于9月在南京成立,这就是298厂的前身。
工厂在南京刚动工不久,抗战即全面爆发,只得迁往后方。为躲避日军炮火,工厂辗转重庆、贵阳等地,在炮火声中暂时迁往昆明柳坝。
当时,前线对军用双筒望远镜需求很大。1939年4月,在全厂上下的一致努力下,用自己制造的零件试制组装出我国第一具6×30军用望远镜,经调试检验,综合性能与当时的国际水平相当,实现了我国光学工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后来,该型号望远镜主要用于抗日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第一具望远镜的成功试制,极大地鼓舞了工厂全体员工,也掀开了我国光学器材从依靠进口走向自制的历史篇章。
我国第一具军用望远镜
1940年,日军频繁空袭昆明,厂房屡遭轰炸,机器受损,研究、生产工作时常受阻。10月,为躲避敌机轰炸,工厂将全部人员、器材撤往海口镇。出于隐蔽生产、军事保密的需要,搬迁至海口镇后,根据地形特点,决定建洞为厂,13个山洞就是这一时期开挖的。在山洞里,工厂很快恢复生产,稳定供应前线急需的光学仪器。
国产军用望远镜推出后广受欢迎,一度成为黑市的热门产品。1943 年,工厂在昆明市拍卖行发现有厂内出产的军用望远镜,这事关军事器材的保密,于是立即呈报兵工署。最终,抗日爱国将领龙云下令将拍卖行的望远镜收回并彻查此事,还令各部队严格管理军品、各地方机关严密查禁此类情况。同时,要求工厂随时注意检查,如发现军品流入市场应立即没收,并追究来源,严惩不贷。
“今后要做红外线瞄准具”
1949年云南解放前夜,国民党曾试图将该厂整体搬迁至台湾。工人们在中共地下党的组织下,发起“反搬迁运动”,并响应卢汉起义,宣布“脱离国民党反动政权,参加人民阵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反扑,他们还成立了护厂大队,最终使工厂完好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厂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大潮中焕发新生。1956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军委军械部部长王树声、苏联首席顾问伍达洛夫莅临298厂视察。彭德怀十分关心工厂的保密工作,首先对工厂的防空隐蔽及绿化工作作出指示:工厂要注意绿化,山洞要注意保存起来;工厂任务是很重大的,今后新建光学工厂,要以这个厂为基础,要求第二机械工业部帮助工厂修盖必要的车间。
就是在这次视察中,彭德怀鼓励工厂研制自己的红外线瞄准具,攀登技术高峰。为此,工厂不断学习电真空成像技术,了解国外有关资料、仪器、设备情况,于1958年试制出了合格的红外变像管。1959年,工厂研制的坦克夜间驾驶仪参加了国庆十周年天安门阅兵。之后,又陆续研制出了机枪夜间瞄准镜、85加农炮夜间瞄准镜、82无后坐力炮夜间瞄准镜等10多种夜视仪。
我国第一款红外线瞄准具(同类型号装备于国庆十周年天安门阅兵的坦克)
我国第一具红外枪用瞄准镜
红外瞄准镜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光学厂不能生产电真空光电成像器件的历史,为中国光学工业书写了崭新一页。
从“藏”到“展”
20世纪50年代起,298厂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以一厂之力撑起我国光学工业的半壁山河,先后援建包建10多个光学厂,被誉为“中国光学工业的摇篮和故乡”。
20世纪60年代,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背景下,全厂职工边生产、边打山洞,历经10年将13个旧山洞修复、加固、延伸,打造了能容纳 600多台设备、3000人三班生产,总长1700多米,面积11000多平方米的“地下兵工厂”。这些纵横交连的山洞,分别承担着研发、生产、仓储等各环节任务,成为当时全国重要的光学产品生产保障基地。
老一辈兵工人长年累月在山洞内生产劳动,保守了党和国家的秘密,也创造了中国光学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工厂才陆续迁出山洞新建厂房。2016年,298厂将周恩来、朱德、陈毅曾经视察过的4号山洞改建为中国光学历史博物馆,现隶属于中国兵器北方夜视科技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夜视院集团)。
目前,该博物馆已被列为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中央企业第六批工业文化遗产(军工行业)、兵器工业集团人民兵工精神教育基地。近年来,夜视院集团保密办在博物馆组织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山洞里80多年的老物件依然风采不减,为大家讲述着保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