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 6月9日,阳光明媚。河北沧州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里,一株株禾穗饱满的小麦已经熟透,微风拂过发出沙沙的轻响,金黄的麦浪高低起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在沧州,老百姓口中的旱碱地,就是大家熟知的盐碱地,旱碱麦就是生长在盐碱地里的小麦。
盐碱滩里的大丰收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的旱碱麦。 黄骅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联合收割机开进了旱碱麦田。地垄边上,53岁的后仙庄村村民杨东进正在翘首等待自家小麦归仓。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杨东进对这句话印象深刻。5月11日上午,正在地里劳作的他见到了来此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走进田间,细细询问他种了几亩地、亩产多少、小麦长势如何。杨东进的回答得到总书记的肯定:“祝你今年丰收!”
“总书记这么关心我们,我们更得加油干,多打粮、打好粮。”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杨东进还是掩饰不住激动。
时间不长,一块地收割完毕,看着金色的麦流汩汩而出,杨东进笑得合不拢嘴:“今年风调雨顺,亩产能达到300多公斤,大丰收了。”
在黄骅,今年丰收的可不止杨东进一家,离这里18公里的常郭镇李子札村,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旱碱麦最高亩产更是超过了400公斤。
有农业常识的人都知道,在盐碱地种粮并不容易,土壤中的盐分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在含盐量超过6‰的重度盐碱地上,作物出苗率低于50%,产量减少90%。
沧州地处渤海之滨,“苦海沿边,地碱水咸。”“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嘎巴。”曾是这里的写照。据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黄骅就开始了旱碱麦的种植。只不过以“小红芒”等为主的原始品种,亩产仅有50公斤。碰上年景不好,麦种都收不回来。就拿杨东进来说,他以前也种麦,却一年到头连自家都不够吃。
那到底是什么让昔日不毛之地的盐碱滩,变成如今的丰产田呢?
答案就是几十年坚持不懈的科学改造,是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和农务工作者,用辛劳和汗水在盐碱滩里创造了奇迹。
寻找最耐盐的种子
在沧州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试验田里,科研人员正在查看麦种成熟情况。黄骅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了寻找最耐盐的种子,1975年,中捷友谊农场农科所(后改名为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就开始旱碱麦品种的选育。经过7年的努力,到1982年,他们选育出了冀麦32,让小麦亩产达到了150公斤。后来又选育出的捷麦19,让亩均产量增加到了260公斤。
目前,黄骅市主要培育推广了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3等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让旱碱麦的产量逐年增加。
与此同时国家队也在发力。2013年,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环渤海河北、山东、辽宁、天津4省(市)启动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针对盐碱荒地和中低产田重点突破“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河北省是“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主战场。之后,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也筛选出了一批耐盐碱、高产量的旱碱麦品种,比如“小偃60”“小偃155”等。
土壤改良是丰产的基础
要想在盐碱地里种好粮,除了要选好种子,土壤治理也很重要。
盐碱地的形成,原因是地下水位高、蒸发强烈或地形低洼,造成水中溶解的盐类在土壤表层积聚,久而久之,土壤理化性质随之改变,影响了植物生长。
所以要治理盐碱地,就得想办法降低土壤的含盐量。于是当地就利用盐碱地地下浅层咸水丰富的特点,在寒冬时节抽取地下咸水灌溉,之后在地表形成冰层。因融点不同,等来年开春,高浓度的结冰咸水最先融化、下渗,也把地表大部分盐分带到地下,等气温回升至零摄氏度,地表结冰的淡水融化,又起到淋洗地表盐分的作用。
试验发现,利用咸水结冰灌溉技术,地表耕层的盐分可在短时间内明显降低。现在这一技术已在环渤海地区30多个县(市、区)推广约1200万亩,相比2012年,平均每亩节约淡水60多立方米、增产粮食100公斤。
对一些盐碱度较高、难以播种旱碱麦的耕地,还可以通过先种苜蓿,调节盐碱度,提高肥力。等到土壤逐步改善后,再推广种植旱碱麦。据了解,2023年,仅黄骅市苜蓿种植面积就超过了10万亩。
除此之外,农作物秸秆还田,科学施用有机肥等措施也一直在同步进行。在长期的实践中,当地还推出了旱碱麦“六步法”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重施底肥、缩行增密、精细播种、重度镇压、春季肥料水溶追施等,让旱碱麦产量“节节高”。仅去年,沧州就种出了100多万亩旱碱麦,收获了22.37万吨粮食。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各种造型的黄骅面花。黄骅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因为盐碱地里矿物质含量高,旱碱麦的营养丰富,富含钙、钾、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国标;出粉率约76%,湿面筋含量超35%,面粉不粘手、韧性强,面食麦香浓郁、软绵筋道、口感舒适。
用旱碱麦加工、印刻着寓意吉祥图案的黄骅“面花”,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几年前,就被端上了北京人的餐桌,而用旱碱麦面粉加工的果蔬面、蝴蝶面等形态多样的面食产品,更是深受消费者青睐。
目前,沧州市培育了旱碱麦专业加工企业6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其实不光是沧州,在河北省其他的一些地方,也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上,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比如,邯郸曲周曾是有名的“老碱窝”。50年前,中国农业大学在这里建立了实验站,通过艰苦努力,摸索出了一套改土治碱经验,让千年老碱窝,终变米粮川。后来,这一成果也从曲周推广到全国,惠及了4.7亿亩低产耕地的治理;张家口坝上地区则通过种藜麦、燕麦、油莎豆等特色农作物,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改良了盐碱地;秦皇岛市昌黎县和唐山市曹妃甸区,把沿海的盐碱滩涂开发成了水稻田;廊坊安次区在盐碱地种上了耐盐碱的莲藕,亩均收益达到了六七千元……
创新永无止境,为了进一步做好盐碱地的开发,接下来沧州的科技工作者,将利用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选育效率、缩短选育周期,同时加强小麦抗盐栽培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科技支撑。
河北大地上发生的这些生动事例,让我们不难看出,只要能充分发挥好科技创新的作用,因地制宜做好盐碱地的改造和适宜农产品的开发推广,就一定能唤醒沉睡的资源,让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今天的大粮仓。
(长城新媒体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社、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网、沧州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