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提起面花,人人都不陌生。蒸制面花是黄骅市民间的传统节日习俗,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面花选用黄骅市旱地小麦磨成的面粉,经过一套繁琐工序蒸制而成,口感香甜,很有嚼劲。2009年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骅市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将“非遗”做成了产业。
8月20日上午,“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访团一行来到黄骅市河北帝鉴食品有限公司,看黄骅旱碱麦,如何通过加工增值,实现“一粒麦振兴一个产业”。
河北帝鉴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制作面花的原材料就是‘黄骅旱碱麦’,除此之外还有用旱碱麦做成的面条,面粉等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等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
据了解,黄骅市在大力发展旱碱麦产业,讲好面花文化故事的同时,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骅面花制作技艺实现了产业化、链条化发展,这些独具创意的面花已成功打入了天津、北京等地的市场。
如今,旱碱麦的种植已经成为了黄骅当地的特色产业,形成了集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旱碱麦产业链,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还增加了旱碱麦种植户的收益,实现了面花生产、面花模子雕刻、面粉加工等多个业态的良性发展。用旱碱麦加工出来的产品除了满足当地需求外,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销往全国各地。随着旱碱麦产业越来越红火,农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生活更是越过越好。(王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