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廊坊:“无袍法官”架起司法民主的桥梁

来源: 廊坊传媒网  
2023-10-27 15:11:01
分享:

  在人民法院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社会各界,但他们与法官一样拥有审判的权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向法庭传递来自各行各业的声音。审判结束后,他们回归社会,在群众与法院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彰显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法院,相信法律,敬畏法律。他们就是“不穿法袍的法官”——人民陪审员。

  2021年以来,廊坊两级法院深入开展包括司法民主推进工程在内的“三大工程”改革建设,并将人民陪审员工作作为司法民主推进工程的重要内容予以推动。截至今年9月,全市人民陪审员已达到1369名,达到员额法官人数的3倍以上。人民陪审员共参与陪审案件27896件,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选培管用”让陪审员制度落地生根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是法律赋予人民陪审员参审权利。

  “全市法院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站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深化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认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激发人民陪审员的参审热情,更好地将人民陪审员制度贯彻到全市法院审判工作实处。”廊坊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马大壮强调。

  为保障人民陪审员制度落到实处,全市两级法院均成立了人民陪审员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明确专门人员,厘清职责任务。各院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人民陪审员工作实施方案,通过“选、培、管、用”全链条管理推动此项工作有序开展。

  在人民陪审员的选任上,廊坊中院坚持因地施策科学选任,坚决把好人民陪审员队伍的“入口关”。坚持选任的人民性和广泛性,注重从不同行业、性别、年龄、民族的人员中进行选任,有效拓宽司法民主覆盖面,最大限度吸纳社会各界群众参与到人民陪审员队伍中来,在审判工作中充分听取社情民意。

  同时,坚持选任的专业性,推出特色选任,要求全市两级法院可选用案件审判所需的法学、医学、心理学以及金融、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和从事劳动人事、土地管理、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房屋征收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员,为更好审判专业性较强的复杂疑难案件提供专业支持,与法官形成优势互补,促进案件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目前,廊坊市特色陪审员共369名,高于人民陪审员总数的20%。

  大城县民营经济发达、特色产业突出,经过多年发展,县域内形成了红木家具、保温建材等特色产业。红木家具、保温建材生产销售规模较大,由此涉及到的产品质量、款项给付等方面的纠纷较多。大城法院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采用“地域化特殊选任”新模式,兼顾区域、行业、专业特长需要,拓宽人民陪审员专业性选任范围,广泛吸纳红木家具、保温建材等领域方面的专业性人员参加陪审工作,打造了地域化、专业性的人民陪审员队伍。

  在人民陪审员工作推进过程中,全市各法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了“一地方一特色”的可喜局面,全市11个基层法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力推动了工作深入开展。

  此外,廊坊中院将人民陪审员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对人民陪审员每年最少进行一次全员培训,助力人民陪审员增强履职能力。在审理案件后及时召开人民陪审员参加的工作交流会议,以庭代训,积极引导人民陪审员大胆参与庭审活动和合议活动,杜绝了“陪而不审”“审而不议”“议而不言”问题发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参加培训2409人次。

  为适应司法改革需要,规范和加强人民陪审员队伍建设,廊坊中院于2022年6月制定《人民陪审员选任管理使用办法(试行)》。2023年3月,廊坊中院研究制定了《关于扩大司法民主深化人民陪审员工作改革的意见》,对全市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工作明确了3方面20项考核重点,规范激励全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重点开展,最大限度发挥人民陪审员的参审质效和桥梁作用。

  全程“陪审”守护司法公正

  “公正与效率”是法院的永恒主题。人民陪审员制度为人民参与司法提供了平台,搭建了司法与民意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提高司法的公信度,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更好地感受到公平正义。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于蓝天、碧水、净土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近几年环境污染案件呈高发状态,全市法院受理的此类案件正在逐年增加。

  2020年7月17日,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安次区分局调查发现解某某经营的酸洗厂违规排放污水,经专业机构鉴定,其造成土壤环境损害价值为249295.9元。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向解某某送达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建议书》,解某某一直未予答复,未能磋商成功。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向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选取四名人民陪审员与三名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审理此案。经审理判决,被告解某某向原告廊坊市生态环境局支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费249295.9元及鉴定评估费等费用。

  “该案件是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涉及的专业性问题较强,审理难度大。本案选取的四名陪审员来自与之相关联的行业,热心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结合自身职业特点对案件进行深入调查,为案件的审理提出了意见,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廊坊中院民四庭副庭长汪铁刚介绍说。

  七人合议庭由三名法官和四名人民陪审员组成,采用七人合议庭审理案件是彰显司法民主的重要体现。全市法院积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七人合议制的规定,依法适用“七人合议庭”审理。通过努力,公益诉讼案件、生态环境保护案件、知识产权案件和其他案情复杂的民事案件,以及其他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都在全市法院得以庭审实践。

  2022年下半年备受社会关注的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件,也是全市法院七人合议庭审理重大案件的典型。

  该案是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广阳区管辖的案件,是一起社会舆论影响重大的案件。为保障本案的审判效果、司法公信力得以彰显,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由三名法官与四名人民陪审员组成七人合议庭审理此案。四名陪审员都经过严格筛选,确保完全中立,且能力过硬、经验丰富。考虑到被告人中存在女性的情况,最终确定二男二女的人民陪审员。面对涉案的9个罪名、28名犯罪嫌疑人、200余项证据,四名陪审员全面参与阅卷、全过程参与庭审、全方位参与合议发表意见,展示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人民陪审员作为群众的代表,直接参与到审判流程中,对案件事实认定行使表决权,大幅提高了本案判决的司法公信力。案件的公开透明公正审理,对维护司法权威、树立司法公信、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广阳法院副院长王新宇介绍说。

  贴近群众践行温情司法

  人民陪审员来自各行各业,源于人民群众,通民情、知民意、接地气,与职业化的司法人员形成优势互补。廊坊法院广泛引入专业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和参审案件,发挥人民调解的最大柔性治理优势,让当事人真切地感受到温情司法。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如在审理电信诈骗刑事案件时,指定金融、通信专业的人民陪审员,结合生活常理对案件发问并发表看法,与法官相辅相成;在审理婚姻家庭案件时,选取妇联工作者或是女性陪审员,更好地保障妇幼群体的合法权益;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从团委或教育工作者中抽取陪审员,将其工作经验和案件结合起来,对未成年人给予警示教育;在审理邻里矛盾纠纷时,选取有社区工作经验的陪审员积极参与案件调解,提高调解的成功率。

  通过“法官讲法理+人民陪审员讲情理”的方式,用民间习俗和风土民情与群众亲密接触,促进矛盾纠纷快速化解,最大程度促进案结事了,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真正做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满意度和获得感。

  于亚飞是永清县人民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一年来先后参与案件16件。“法律是神圣的,人民陪审工作是光荣的。为了这份荣誉,我必须努力工作。”于亚飞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庭前阅卷、制作阅卷笔记、庭审中围绕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积极发问、合议和参与文书制作时发表意见并提出有用建议……这是于亚飞参加陪审的工作日常,他将“陪审”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案件中我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拉近法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更好为群体办实事、解难事、办好事,促进社会安定和谐。虽然不是法官,但能够为实现公平正义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我感到非常开心。”于亚飞对陪审工作始终充满热情。

  今日的廊坊法院,人民陪审员已成为法官开展审判执行工作的得力助手,他们正以实际行动与法官共同担起了维护法律公平与正义的责任和重担,以老百姓看得见的方式确保了司法公正、捍卫了法律尊严,奏响了“无袍法官”的公正和谐曲。

  征途再起,未来可期。可以预见,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弘扬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方面必将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廊坊法院也将书写下人民陪审员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 刘飞)

关键词:廊坊,司法,民主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