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土豆 十足科技范
——围场破译马铃薯丰产“密码”
10月29日下午,随着最后一袋马铃薯存入储窖,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镇御道口村村民陈延庆笑得露出一口白牙。
今年春夏,围场遭遇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5月份全县平均降水量为22.7毫米,6月份仅6.4毫米,就连耐旱的松树都枯死不少。“以前是靠天收,碰上这种大旱,肯定是种一葫芦收两瓢,白干!”陈延庆说,今年秋收时,他家1500多亩马铃薯不但没绝收,反而增产了,亩产达到4000公斤左右。
有啥秘诀?
“秘诀?你不知道吧,如今这小土豆从种到收,全是高科技。”陈延庆自豪地说。
按陈延庆的说法,围场马铃薯的科技范儿从种薯就开始了。
走进围场马铃薯研究院生产车间,只见身着白大褂的技术员或灌装培养皿营养液,或手执镊子、剪刀、灭菌器,对马铃薯脱毒种苗进行茎切断繁育。
围场马铃薯研究院副院长林柏松介绍,原来种马铃薯是靠挖取马铃薯芽进行无性繁殖,土壤中的病毒很容易传播给后代,影响质量和产量。“现在我们切取马铃薯幼芽莲尖生长锥进行组织培养,育成脱毒试管苗,进而结出无病毒块茎用于种植,保证薯质和产量。”林柏松拿起一瓶培养皿说,薯毒脱净,入口才安全。现在,围场脱毒种薯利用率已达100%。
“说完种薯,咱再说说土地。”陈延庆指了指脚下的高标准农田说。从2014年开始,围场通过高效节水、土壤改良、农田配电、田间道路建设等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46万亩。
今年,该县通过对2095个表层样品和21组土壤剖面进行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完成了对全县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的“全面体检”。农技人员利用土壤类型图、土壤农业利用适宜性评价图等成果,精准提出土壤培肥改良举措、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分区域、分作物推广滴灌、喷灌、微喷灌等水肥高效利用技术,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比如,配上了滴灌和喷灌设备后,陈延庆家的农田不但不怕旱,还实现了马铃薯全生命周期追肥,亩产增了1000多公斤,人工节省五分之一。
今年8月,围场马铃薯地头直接销售价格在每公斤2元左右,属历史高值。赶上好行情,陈延庆租了3台收获机,开足马力抢收马铃薯。“过去一个人一天最多刨两亩地,挣点钱全花在人工费上了。”陈延庆说,现在一个人驾驶一台收获机,一天能收30亩地,效率提高了15倍。
作为河北省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试点县,围场创新研发了播种机、中耕机等近10种可适应不同环境、不同作业需求的马铃薯农机具,以机械化、自动化农机代替人工,平均作业效率提高四倍左右,薯块破碎率降低至5%。
“现在,就连马铃薯储库也用上了高科技。”承德百茂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春普介绍,公司去年新上了全自动化设备,可以自动控温、控湿、控二氧化碳浓度。在围场,有328个500吨以上储库储存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马铃薯,通过科技管控,让马铃薯在合适的环境中长时间保存,不变质不发芽。
“随着马铃薯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逐渐提升,靠天吃饭、人扛牛拉的传统生产方式基本消失,代之以科学化、精准化、智慧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围场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啸天说。
目前,围场马铃薯种植面积约70万亩,总产量近200万吨,总产值约35亿元。为加快马铃薯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围场加快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改进淀粉、粉条、全粉、粉条酒、粉渣饲料等马铃薯制品加工工艺,年深加工马铃薯40万吨,马铃薯价值提升近4倍。(河北日报记者 李建成 通讯员 张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