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专题库

廊坊市加快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高地

来源: 廊坊传媒网  
2023-11-07 13:05:34
分享:

  近年来,廊坊市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科技创新源头的区位优势,聚焦平台支撑、项目带动、协同深化、人才助力、政策引领五方面,全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提升京津科技成果在廊坊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2022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26.7亿元,其中,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40.35亿元。今年1至9月,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145.31亿元,同比增长61.3%;其中,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26.4亿元,同比增长96.1%。

  建强承接载体,联合建设一批承接疏解平台。廊坊市推动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列入河北省合作共建科技平台示范基地,支持其联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共建“跨气水介质飞行器实验室”等一批研发平台,承担“数据中心服务器级重力式环路热管冷却技术与示范”等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0项;与清华大学共建重大科技项目(固安)中试孵化基地,累计入驻项目30个,毕业企业10家,转移科技成果29项,申请授权专利173项。重点打造“国际基因细胞新药研发成果转化基地”中试熟化基地,加快推动细胞、基因领域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为打造模块化智能实验室以及研发细胞转运机器人提供场地基础。同时,全力推动通武廊科技合作,与通州区科委、武清区科技局共同签订《“通武廊”区域创新平台共享共用目录》,筛选并发布80家通武廊三地平台(我市25家),实现区域间创新平台资源共享共用。与通州区科委深入磋商,就推动通州区与我市共建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科技研发平台和创建孵化器(众创空间)联盟达成共识。截至目前,全市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天津大学等重点高校院所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105家,成为承接京津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

  激活资金活水,组织实施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廊坊市以“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为导向,围绕现代商贸物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需求,支持重点科技型企业联合京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施成果转化。自2020年以来,共争取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1项,获得支持资金5300万元;组织实施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专项50项,获得支持资金3960万元;促进“超薄型超级电容器隔膜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新一代封装焊球制备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发”“多污染物协同催化氧化关键催化材料应用示范及产业化”等一批京津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廊坊落地转化,撬动企业研发投入7.7亿元,项目完成后,可带动企业新增销售收入40亿元。

  深化协同合作,扎实开展对接京津系列活动。我市聚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京津创新资源,深入实施“双百互进行动”,组织域内企业走进京津高校院所开展合作交流等“走出去”活动,邀请京津专家深入域内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和专业服务等“请进来”活动,在中试孵化、研发制造和配套服务等环节加强协作,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组织开展科技成果直通车、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挑战赛等各类推介、对接、路演活动,持续增强技术市场活跃度,实现科技资源精准高效对接,促成一批符合产业定位的高水平科技成果落户我市。自2022年以来,每年开展各类对接活动200项以上,达成合作意向235项,促成廊坊元拓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院“防爆监测仪用人眼安全半导体激光模组开发项目”、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压缩机组维检修中心与清华大学“试车台多型号多工况性能计算和分析项目”等签约100余项。

  汇聚智力资源,促进京津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我市聚焦域内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出台《关于深化“廊才工程”加强新时代廊坊人才工作的十条措施(试行)》,主动牵线搭桥,引育“高精尖缺”人才,全市建设院士工作站和院士合作重点单位13家,与23名院士建立合作关系,实施各级科研项目660余项,投入研发经费9.3亿元,获得发明、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590余项。组建32个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44个市级企业科技特派团和固安航空航天产业科技特派团,推动驻在企业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院所300余名专家及其团队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助力企业改进工艺、提升技术和开发新产品,累计开展对接活动400余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转化科技成果160余项。聚力培育一批高水平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转移人才,构建咨询、培训、技术转移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过程服务体系,全市建设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19家,培育技术经理人165人,近三年,促成交易京津技术合同300余项,累计合同成交额4800万元。

  优化环境支撑,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生态。2022年,以廊坊全市域纳入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范围为契机,制定印发《廊坊·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全力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等,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优环境。近期,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在廊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从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夯实成果转化承接载体、畅通成果转化渠道、完善成果转化方式、健全成果转化机制五方面13条措施为进一步集聚京津科技人才、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提供政策保障。支持和指导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省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建设,建立全省智能制造行业科技成果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五元”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已针对中电新源(廊坊)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功率换流箱式储能设备”、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差别化高性能碳纤维技术研究”等京津合作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评价20项,加快推动京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每年有100项以上高水平京津科技成果在我市实现孵化转化,京津创新资源优势正逐渐转化为廊坊的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引擎动力。

关键词:廊坊,科技成果责任编辑:庞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