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7日14时,马拉维中部区卡松古县里萨萨兹科技小院正式揭牌。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非里(右)在揭牌仪式现场。高新月 摄
“这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马拉维时间11月7日14时,非里在黑板上“LISASADZI-STB”(里萨萨兹科技小院)一行大字下,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这位中国农业大学马拉维籍研究生以小院“院长”的身份向家乡农民发出邀请:“我们可以一起进行田间试验,很高兴与你们踏上一段新的旅程。”
简单但热烈的仪式之后,马拉维中部区卡松古县里萨萨兹科技小院正式揭牌。11月7日至8日,马拉维3个新建科技小院全部揭牌,非里和他的5名同学从中国学习归来,入驻小院,来自中国曲周的科技小院模式在非洲进一步复制推广。
“在马拉维,2000多万人口中约80%属于小农户。由于这里土壤贫瘠、肥料匮乏,加上缺少现代农业技术,主要作物玉米的亩产仅维持在130至200公斤,很多农民种的粮食不够吃。”28岁的非里是马拉维农业部门的一名农艺师,在寻求让更多人吃饱饭的过程中,他了解到中国的科技小院。
科技进步难以转化为小农户的生产力和收益,是一个世界性难题。2009年至今,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曲周创新探索科技小院模式,提供了破解这一难题的“中国方案”。2021年至202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连续三年向全球推广科技小院合作模式,称它是在生产一线赋能小农户的典型案例。
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开办中非科技小院班,为小农户生产问题最为突出的非洲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去年,非里成为中非科技小院班一名研究生。今年3月,他来到河北省曲周县学习、实践。
在曲周,非里发现,农民经常拿着“生病”的玉米、小麦跑到科技小院求助,科技小院的老师、学生几乎天天都在地里,和农民一起研究如何提高产量。
非里和其他留学生也扎进田间地头,和农民交流。在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班负责人焦小强看来,这样的过程很有必要,“科技小院的核心是技术人员和农民‘在一起’,只有真正参与这个过程,了解如何将技术传播给农民,他们回到非洲后,才能让技术真正落地。”
针对马拉维农民买不起化肥的实际情况,非里将一块一亩多的试验田分成45个小区块,通过不同肥料处理来测试玉米大豆间作的效果……100多天时间里,非里起早贪黑,试验有声有色。
“大豆有固氮作用,能增加土壤肥力,农民还能多收一季豆子。”他还尝试使用黑水虻生物肥,“这些在马拉维都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到了收获季,试验田最高产的小区块折算下来亩产超过800公斤。“这相当于马拉维的好几倍。”非里说,“这样的科技小院,让我看到改变马拉维农民命运的希望。”
9月2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塞尔瓦拉吉来到曲周科技小院考察,得出和非里一样的结论。了解到当地农民懂技术懂市场,村民吕志海一亩地年收益能超过2800元人民币,他连连赞叹:“非常了不起!这展示了科技小院向全世界推广的价值。”
联合国粮农组织创新司司长文森特·马丁前不久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小院把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带到农村,对小农户吸收科学技术产生深远影响。”
如今,中非科技小院班已为马拉维、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布基纳法索等十多个非洲国家培养了72名农学类研究生,在马拉维建成4个科技小院。此次6名马拉维学生回国入驻小院,将有更多创新探索和制度化建设,助推当地农业转型。
11月8日,中国迎来立冬节气,而马拉维的雨季刚刚来临。里萨萨兹的田野里,农民正在翻地备耕。
奇波克罗村43岁的村民比兹威克充满期待:“非常欢迎科技小院来到我们这里,希望小院能带来一些实用技术,帮助我们种出更多粮食。”
非里已经开始制定计划,准备走访周边农户。他相信,科技小院一定会发挥出作用,“让更多家乡人吃上饱饭”。(记者 刘荣荣 董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