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保定是农业大市,近年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美丽村庄日新月异,广袤田野生机勃勃,一个个幸福场景,一个个特色产业,一批批人才汇聚,描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和美乡村入画来
从阜平县城出发,沿太行山脉西行40多公里,来到龙泉关镇骆驼湾村。
青水瓦、木挑梁、石板院、花格窗……徜徉在村子里,道路干净整洁,漂亮的民居依坡而建,远处青山重重,近处流水潺潺,人在村中走,犹在画中行。村前小广场上,一人高的石头上刻着“圆梦广场”,映照着人们如今的好日子。
11年前的骆驼湾,跟现在可是天差地别。
“我们这儿地处深山,以前闭塞得很,家家户户过着穷日子。”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回忆说,乡亲们那会儿住的都是石头土坯房,种的是用石头块垒在山梁上的“薄田”,经常是风一刮、水一冲,地就没了,收成更是靠天收。
这一切,在2012年有了转机。
那年冬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第一站来到阜平县,到骆驼湾村访贫问苦,全国脱贫攻坚的号角由此吹响。
修路、绿化,拆旧房、盖新房,如今,骆驼湾早已旧貌换新颜。
在村民顾宝青家,冬日暖阳洒满院落,顾宝青身着棉衣棉裤穿得暖暖和和,正坐在院里晒太阳。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踏雪进村,走访的第一户便是她家。现在,一家人搬进二层小楼,屋里装了地暖,通了自来水。
“老房子一到寒冬腊月最难熬,现在冷了开暖气,可舒服多哩。”说起好日子,今年75岁的顾宝青一脸笑意。
离新家不远,是骆驼湾村一号院,也是顾宝青家的老房子。大门开在南院墙,正房里一张土炕、一个火盆,摆设都还保留着原样。顾宝青拿出两张照片让记者看:一张摄于2013年2月份,一家人在破旧低矮的老房子前放鞭炮;一张摄于2020年1月份,顾宝青和孩子们站在新房前,笑得格外灿烂。两张照片成了骆驼湾村蝶变的最好见证。
阜平县是革命老区,这里曾建立北方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创建全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战火硝烟中,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这片土地,孕育了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近年来,当地把“红色”文化与青山绿水结合起来,骆驼湾乡村旅游红火起来。
顾宝青的女儿唐俊娟在一号院当上了保洁员,她说:“村子好了,来俺们这儿的游客都多了。有北京、天津的,还有外省的,国庆节假期每天客流量达到七八千人。”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村口醒目的标语,不仅是村子发展的真实写照,更凝结着奋进的力量,不断激励着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特色产业富农家
前几天,易县牛岗乡台底村的苹果大丰收,当地发动电商直播卖货,带“火”了苹果采摘节。
“我们村种苹果树有10年了,以前种庄稼一年收入不到2000块钱,现在一年收入2万多块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算起自家“增收账”,台底村村民陈小花眉头舒展,笑容挂在脸上。
“羊肠道、荒坡头,贫困日子望不到头。”这是早些年人们形容台底村的顺口溜。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出了名的穷地方。
自2013年起,在该县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帮助下,当地立足资源禀赋,开始发展苹果产业。
台底村党支部书记牛全江介绍:“我们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网络,推行‘三入股’‘三统一’‘三收益’的‘三三三’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合作社收益、村集体收益、农民收益,通过这一模式的发展,人均年收入从不足1800元,提升到了过万元。”
为提高农户们的种植技术,当地农技部门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并多方协调争取到河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的帮扶。
河北农业大学科教兴农中心高级农艺师解金斗从2014年开始,每年结合果树生长物候期,集中组织室内技术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20多场次,慢慢改变了过去粗放的苹果种植方式。
解金斗告诉记者:“我们采用三优栽培技术模式,定位高端市场,对土壤进行改良,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配备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使果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含糖量可达18%左右,深受市场欢迎。”
好果子映红了人们的好日子,如今,易县林果种植品种不断丰富,除苹果之外,还有磨盘柿、樱桃、李子、红枣、山楂、桃、杏、梨等,全县林果种植面积达17.5万亩,年产量超过20万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
易县县长杨大伟说,近年来,易县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一技之长,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群众富足的乡村振兴路。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易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用产业串起千家万户,使村民日子越过越甜。
如今,放眼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特色产业“旺”,乡村旅游“火”,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处处朝气蓬勃、风景正好。
人才汇聚添活力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
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去年4月,保定下发了《关于建设“博士农场”实施方案》,向全国36家科研院所(大学)发出邀请函,以博士或博士团队等高层次人才为技术依托,聚焦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加快推进“博士农场”建设,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在乡村落地转化。
位于望都县高岭乡孔士屯村的乾亿辣椒种植博士农场就是最早一批挂牌的博士农场。11月10日,记者走进该农场的制酱车间,一组组发酵罐整齐排列,河北地质大学研究农业信息化的副研究员赵金辉正在发酵罐前取样,准备拿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和数据分析。
“现在生活水平好了,人们更加注重健康饮食,我们正在研发辣椒酱低盐发酵技术,实现在低盐状态下,兼顾发酵时间和口感。”该农场负责人马高兴介绍,这些多亏了河北地质大学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专家团队给提供技术支持。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马高兴是孔士屯村民,最早在县城的辣椒加工厂打工。由于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植辣椒,这让马高兴有了生产辣椒产品的想法,于是他成立了河北乾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随着博士农场政策的实施,科研团队为当地带来了新品种和新技术,如今,已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60余户种植辣椒2000多亩。
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就业的机会多了,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李凤就是其中之一。
在色选车间,记者见到了正在操作色选机的李凤。只见她在屏幕上输入一系列参数后,机器运行起来,颜色不一的干辣椒经过筛选,鲜红一色的被分到一条传送带,花皮的则被筛出来分到了另一条传送带上。
“家里要能就业,谁愿意在外边漂着呀。”李凤坦言,之前也想过回村,可大学学的自动化专业,回来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来看到博士农场的招聘信息,专业对口,又能守着家,她立马辞掉工作回到家乡,成了农场一名技术员。“管吃管住,每月工资五千多元,我觉得挺满足。”
记者从我市农业农村部门获悉,通过单独创建、合作创建、服务创建模式,目前全市共创建博士农场108家,引进博士团队108个、参与博士农场创建团队高端人才413人。城市人才下乡、在外青年返乡、本土青年兴乡,人才的集聚,激活了乡村沉睡的资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