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新春走基层|“太行第一集”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 新华社  
2024-02-03 09:33:13
分享:

  上午9点多钟,河北省元氏县南佐镇东南街村的南佐大集上已是熙熙攘攘,人流如潮。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羊杂汤、油炸糕、糖炒栗子等美食的香味弥漫在空中。各式各样的摊位沿街道两侧依次摆开,货品琳琅满目。

  1月31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一,是春节前南佐大集最热闹的一个集日。一大早,十里八乡的摊贩和赶集的人们便蜂拥而来。南佐大集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在民间有着“太行第一集”的响亮名号。春节临近,大集更显热闹非凡,烟火气十足。

  1月31日,顾客在南佐大集上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王晓 摄

   “我这儿卖的都是自家产的物件,没啥成本。赶赶集挣点钱,就能贴补一下家用。”封照村村民王志民一大早就和老伴在集上摆开了摊位。花椒、辣椒、红薯、玉米面、粉条、核桃等农家土产,都摆放在摊位上供人挑选。

  悠久的历史和浓浓的“乡土味”,让南佐大集成为周边地区群众的热门购物点、打卡地。南佐镇党委书记杜彦武说,这里是“东出华北平原,西进太行山区”的交通要道。每逢赶集日,周边群众便蜂拥而至,聚集在此买卖交易。方圆几十里内的群众都来赶集,甚至不乏外省市摊贩和顾客。

1月31日,顾客在南佐大集上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王晓 摄

  记者随着大街上赶集的人流缓慢移动,两侧摊位上货品令人目不暇接。柿饼、核桃、红枣、年糕、猪肉、熟食等山货年货,大葱、白菜、洋姜、草莓等蔬菜水果,手工粉条、挂面、酸枣面等地方特产,荆条编的背篓、手工做的布鞋、现场制作的擀面杖等,应有尽有。

  上午11点多,东南街村养殖户王立杰摊位上的羊肉已经售卖一空,购买羊肉的顾客依然围着热情不减。制作手工挂面的商贩李肖宾,已卖出挂面100多斤。“大集上大部分摊位卖的都是农户自家种植、养殖或制作的物品。”东南街村党支部书记李豪说,依托大集,农家土产有了销路,老百姓有了增收门路。平日里每个集有数千人,春节前能达到两三万人。

1月31日,顾客在南佐大集上选购商品(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晓 摄

  土味十足的原生态大集,不仅是农村群众的“露天超市”,也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购物地。一些城市居民驾车或乘坐公交车慕名而来,采买年货、品尝美食,感受浓浓的年味和烟火气。大集上的摊位超过了1800个,商贩大都来自元氏、赞皇、鹿泉、井陉等周边地区,也有商贩来自山东聊城。

1月31日,顾客在南佐大集上选购商品(无人机照片)。梁子栋 摄

  除了建设免费停车场、设置休息室、组建南佐大集综合管理办公室,加强安全、市场秩序等管理服务外,东南街村还申请了“南佐大集”商标,精选腌猪肉、炒茶面、辣椒酱、红薯粉条、五谷杂粮等数十种原生态特色产品,统一加工和包装后进行销售。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李豪说,他们还将尝试跟电商平台合作,把大集“搬到”网上,拉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记者 齐雷杰)

关键词:河北,乡村责任编辑:刘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