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新春走基层 | 草莓大棚里的增收“密码”

来源: 河北日报  
2024-02-21 08:25:21
分享:

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

  1月30日,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的大棚里,红彤彤的草莓渐次成熟、品相诱人。

  采摘、称重、装箱……一番忙碌,草莓种植户柴凤龙终于将自家面包车装得满满当当,虽然累得大汗淋漓,脸上却难掩笑意:“这是市区超市订购的,300多公斤,能卖四五千元。”

  “尝尝我家草莓咋样?”柴凤龙随手摘下一颗草莓,递给记者。果肉饱满、香甜浓郁的草莓刚入口,丰盈的汁水伴着丝丝奶香瞬间在口腔中爆开。

  “红颜”草莓被赞誉为草莓中的“红宝石”,因色泽红润、果香浓郁、鲜嫩多汁,受到消费者喜爱。

  1月30日,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村民柴凤龙正在展示自家个大味美的草莓。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摄

  “我家一直种‘红颜’。种好‘红颜’,品种重要,管理更重要。”柴凤龙说,他根据定植前、缓苗期、盛果期等不同生长阶段,为草莓科学制定了“食谱”。“过了定植和缓苗期后,要每月补充钙、镁、硼、铁、锌等微量元素。比如,花期开始后补钙,盛果期开始后每半月浇次纯牛奶。”他介绍高品质草莓虽然种植难度高一些,但卖价也高,自己家有两栋大棚,年收入至少15万元。

  小小草莓,让大贵口村民的生活越来越“莓”好。

  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大贵口村考察调研时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1月30日,大贵口村草莓种植户柴凤龙正在进行田间管理。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摄

  多年来,大贵口村依托大棚种植草莓致富,但旧棚区结构老旧、基础设施差、产果少,采摘吸引力弱,村民增收受限。“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乡村振兴指明了努力方向。”双滦区委书记张抗震说。为破解难题,大贵口村实施统一流转、统一规划,将土地统一流转到合作社,拆除107户125个旧种植大棚,统一建设136个新型大棚。新建的136个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的大棚,集休闲采摘、种苗培育、农事体验等于一体。

  “新大棚更宽、更高、更长,外墙足有70厘米厚。老棚冬天夜间室温最低能到0℃以下,新棚不会低于5℃,这对提升草莓品质至关重要。”说起新大棚,柴凤龙赞不绝口。2023年,他还引进“红颜”新品种——丹东99。相比老品种,新品草莓个头更大、甜度更高,产量还增加了30%。

  除了种草莓,柴凤龙增收还有新招数——他家大棚里70多米长的后墙边,一人多高的西红柿秧挨着墙壁,结满了成串的西红柿。

1月30日,大贵口村草莓种植户柴凤龙正在为客户装运草莓。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摄

  “后墙是水泥面,来采摘草莓的游客一不小心就会蹭脏衣服。”为解决这一问题,柴凤龙在墙根挖槽填土,栽种西红柿“防护墙”。没想到西红柿大受游客欢迎,每棚每年卖西红柿可增收1万多元。如今,此法已在全村大棚内“复制”。

  柴凤龙和乡亲们还有个小秘诀。往年,草莓从头年8月育苗到来年6月采摘完毕,大棚要闲置两个月。为让“夏闲田”变“增收地”,从2023年开始,大棚种植户们拔完草莓秧后,便“无缝对接”栽种香菜、菠菜等生长期短的蔬菜,棚均又能增收1万多元。

  人地两不闲,四季都赚钱。找到增收“密码”的大贵口人,把乡村振兴画卷越绘越美。(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关键词:草莓大棚,增收“密码”责任编辑:庞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