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长城评论 | 这份长城情,连接平凡和伟大

来源: 长城网  
2024-05-16 20:34:43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芦静

  “我要把长城厚重的历史、壮美的景色推荐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长城,加入长城保护行列。”今年69岁的张鹤珊,是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城子峪村村民。作为当年明代长城守城将士的后代,张鹤珊从1978年就开始守护着城子峪村附近的明长城,至今已有46个年头。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这是张鹤珊的心声,也是如他一般有着浓浓“长城情结”守护者的共同愿望。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均为2020年8月20日摄)。上图为张鹤珊在长城上行走(无人机照片);下左图为张鹤珊在长城上巡视;下中图为张鹤珊在(左一)和志愿者一起捡拾垃圾;下右图为张鹤珊在长城上巡视。

  “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而河北是国内长城资源保存最完整、长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区段之一,长城资源数量多、现存规模大、建筑形制全、时间跨度大、分布范围广、文物价值高。如何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总书记强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保护长城,一砖一石皆不易。在长城脚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多为普通农民,其中既有30多岁的精壮小伙,也有年过六旬的花甲老人,尽管每天的生活简单枯燥,但他们无畏山路险峻,无惧时光荏苒,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就像守护家一样,用最普通的行动守护长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城保护员。

  为什么要坚持?张鹤珊说,守护长城不是任务,是对祖先和子孙后代的交代,是文化的传承。这份情,平凡而伟大。一位位长城保护员的选择与坚守,映照着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品格,也带动着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

  近年来,河北省持续完善长城保护员制度,打造了一支千人长城保护员队伍。从日复一日用脚步丈量长城到借助无人机巡查、专业应用软件记录、光纤传感技术监测等新兴科技守护历史文明,不断“强筋健骨”的长城保护员队伍汇聚着保护长城的坚实力量。此外,河北不断赋能长城沿线景区提质升级和新产品业态打造,带动周边村落发展,让沿线人民群众享受长城保护利用的成果,走上致富路。长城沿线,守正创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是守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的有益启示,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

  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近年来,无论是《长城保护总体规划》《长城维修工程施工规程》等相关文件相继发布,还是全国各地近7000名长城保护员加强巡查力度,或是科研工作者开展长城保护关键技术攻关,群策群力共话长城保护工作的饱满干劲和辛勤汗水,均令人振奋和鼓舞,也时刻鞭策着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有关长城保护的经验和技能,提高长城保护的主动性和实效性,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持续挖掘长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力量,推动长城沿线整体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方位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自觉当好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的传承者,将长城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需要接续努力、久久为功。

关键词:长城评论,长城责任编辑:刘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