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如何在城市栽培葡萄?独一无二的漏斗形葡萄架给你答案

来源: 央视一套  
2024-05-23 14:45:37
分享:

宣化

一座千年古城,一方葡萄沃土

古城之中,数百个漏斗形葡萄架

在高楼广宇间构筑出一片绿洲

形成全球唯一的城市传统葡萄园景观

这种漏斗架式葡萄栽培方式

全世界独一无二

已在宣化城传承了1000多年

千年时光中,农耕文明与城市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融合发展,相得益彰

共同书写着葡萄城的传奇

清明过后,万物复苏

沉寂一冬的宣化葡萄园再度热闹起来

怀揣着一年的希望

果农们挖出埋在地下整整一个冬天的葡萄藤

每年入冬前

葡农们要把葡萄藤的枝叶修剪后

埋到地下

以防被风干、冻死

与大多数葡萄种植区

直接把葡萄藤埋入土中不同

宣化采用空心埋土法

葡农们把藤条放入深约80厘米的土沟中

用木棍搭棚,盖上彩条布

再覆上一层厚约20厘米的土

空心埋藤法将空气作为防寒“材料”

比直接埋土更加防寒

这是宣化农人在1000多年葡萄种植过程中

总结出的经验智慧

宣化

坐落在河北省西北部的宣化盆地之中

四周为燕山、阴山、太行山的余脉所环绕

洋河自西向东横贯宣化盆地

让农业灌溉有了充足的水源

受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

宣化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

是葡萄生长的理想之地

唐代,葡萄的藤蔓翻越山河

在宣化城扎下了根

成为这片风土的孩子

世界大部分葡萄种植区采用篱架或棚架

在城外大面积种植

而宣化葡萄根植于城市中的家庭院落

采用独有的漏斗架

这是宣化农人在特殊地理环境中

发展出来的葡萄栽培方式

漏斗架内方外圆,结实稳固

能够抵御冬春季节的大风,涵养水源

也暗合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哲学思想

葡萄藤多株穴植在一起,节约土地

而且浇水、施肥集中

根系可以得到充分滋养

漏斗架与地面呈30~35度夹角

葡萄藤呈扇形分布在架子上

枝叶能够充足且均匀地接受光照

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

这棵号称“天下第一老藤”的葡萄树

据说已有600多岁

古藤直径约30厘米

根蔓盘根错节

藤条郁郁葱葱,硕果累累

整架葡萄产量高达500公斤左右

在一方水土滋养下

宣化白牛奶葡萄皮薄质脆肉厚,紧实多汁

拥有“刀切牛奶不流汁”的美誉

长期以来,宣化葡萄以鲜食为主

为了将葡萄的味道更好地留驻下来

人们开始尝试制作各种葡萄风味美食

拔丝葡萄、葡萄土豆泥、葡萄红烧肉......

葡萄变身为令人眼花缭乱的美味佳肴

葡萄宴成为风味独特的宣化味道

把葡萄捏碎,放入瓶子里

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菌启动发酵

每天早晚搅拌两次

一周之后,发酵完成

过滤掉残渣

一瓶白葡萄酒新鲜“出炉”

承载着深厚的乡土记忆

宣化葡萄以新的形态保存下来

2019年12月30日

世界首条时速350千米的

智能化铁路——京张高铁

正式开通运行

宣化融入北京1小时经济圈

宣化传统城市葡萄园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千年根脉,千年农艺

不断续写新的传奇

周一到周五

CCTV-1 18:20档

《农耕探文明》持续播出

让我们跟随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探寻生生不息的中华农耕文明

关键词:河北,宣化,葡萄园责任编辑:张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