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一线记者讲故事 | 基层见闻:总编辑看雄安

来源: 长城网  
2024-06-15 20:48:42
分享:

总编辑看雄安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耿佳

  5月的华北大地,繁花似锦、绿意正浓。刚刚过完7岁生日的“未来之城”雄安也在这时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5月22日,由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主办、长城新媒体集团承办的“拔节生长向未来——2024全国重点地方媒体总编辑雄安行”主题活动在雄安新区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20个省(市)的35家重点地方媒体总编辑、骨干记者受邀来到雄安考察采访。就这样,我与80多位媒体同行一同踏上了为期4天的“雄安之旅”。

  在35家媒体同行中,有很多记者老师是第一次来到雄安。南方新闻网副总裁、总经理胡智勇从广东远道而来,他说,这次来雄安他最想看的就是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雄安新区拔节生长”的场面。

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片区建设现场。资料图

  我们一同登上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片区的观景平台,雄忻高铁雄安城际站枢纽、京雄快线航站楼站、国贸中心、东西轴线公共交通项目……整个片区被尽收眼底。

  7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已经迸发未来之城的无限激情与活力。未来,京雄快线会将雄安新区启动区城市航站楼,经廊坊市接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并在丽泽商务区站接入北京地铁。通车后,人们在雄安可以实现“坐着地铁进北京”。

  讲解员介绍,刚刚封顶的央企疏解项目“中化大厦”建设过程中每7天就能“长高”一层。胡智勇老师激动地说道:“这就是‘拔节生长’的生动写照!相信在不久后,我会经常来雄安,到时国贸中心和城际站片区与大兴机场无缝对接,一下飞机或者高铁就能很快到达雄安城市中心了!”

  长期在北京工作的新华社瞭望智库理事长胡梅娟老师,则是第二次来到这里,她感觉短短几天不见,这里又有了新变化,说:“这里极目所望都是工程、塔吊,能看出来从一个规划到一个实景,都是做出来的。”

  与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片区建设一样变化较大的,还有远近闻名的“白洋淀”生态建设。

  湖北日报高级编辑傅洪波老师来到雄安的第一天就告诉我,到雄安,他最想去看看白洋淀,早就听说白洋淀治理成效显著。我们一同来到白洋淀燕南堤,这里微风拂面、水面如镜。岸边花朵绿树相映成画,湖中芦苇郁郁葱葱,还不时有水鸟从芦苇荡深处掠过,成群结队,翩翩飞翔。付老师兴奋地拿着手机抓拍美景,感叹说:“城淀相依、共生共融的画面太美了!治理后的白洋淀就是雄安的宝藏啊!”

雄安之眼。资料图

  在雄安有天然秀丽的白洋淀“绿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还有人工智能的城市计算中心“雄安之眼”,在夜幕降临时展现它深邃而又智慧的美。这个美丽的建筑汇聚了超过200亿条城市运行数据,简单来说,现实城市中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根管道,甚至每一道钢梁,都会在网络平台形成与之孪生的数字化模型,这也是雄安初步构建的“云上一座城”。

  在雄安,首次实现“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三座城的“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生长”,在地上,四千多栋楼宇拔地而起,五百多公里数字道路四通八达,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主体多元、服务质量更高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在地下,综合管廊已达144公里,水电气暖网等所有市政设施管线全部隐藏在其中;在云上,智慧工地、智慧气象、智慧社区、智慧生态系统有序运转。

  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作为一名年轻的新闻媒体记者,我参加工作7年多,雄安新区设立也7周年了,何其有幸,能见证并记录着雄安新区从蓝图到实景。

  如今,雄安新区,这个在无数新闻报道中被描绘、被憧憬的名字,伴随着建设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妙不可言,心向往之,拔节生长的雄安,未来还有更多惊喜与奇迹等待我们每一位亲历者去感知,去丈量。

关键词:总编辑,雄安新区责任编辑:张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