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京津冀专家论道“鲜食玉米”| 推进科技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企业

来源: 长城网  
2024-08-21 15:19:55
分享: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副主任关媛博士作报告。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本报讯(记者石鹏飞)鲜食玉米是我国优先发展的高效经济作物,鲜食玉米产能的提升离不开优质种源的研发。据了解,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长期致力于鲜食玉米的新品种培育,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副主任关媛博士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培育成效,以及鲜食玉米的种源创新工作。

  关媛介绍,近年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在鲜食玉米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优质营养功能型鲜食玉米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方面处于长三角乃至国内领先地位。

  首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建成了长三角最大的鲜食玉米种质资源库,保存资源2万余份;育成了长三角第一个高叶酸糯玉米新品种“申科糯601”,育成的甜玉米品种“申科甜811”,2023、2024年连续2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这也是唯一入选的甜玉米品种。其次,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牵头成立了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和中越合作农业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加强特用玉米种质资源评价利用,开展特用玉米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研究,研发推广营养健康功能鲜食玉米新品种。

  种业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通过生物育种升级换代推动长三角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多基因聚合改良,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功能型升级的优质良种,让一种品种兼具多种优点。通过“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育繁推”一体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企业。

  关媛表示,针对我国消费者食用鲜食玉米的市场需求,未来重点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鲜食玉米种源创新与遗传改良。建立鲜食玉米种质精准鉴定技术,开展鲜食玉米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改良与扩增工作,构建表型和基因型大数据库,创制原创性的育种新材料,逐步建立鲜食玉米种质库。提升鲜食玉米高效智能育种技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双单倍体育种、基因编辑、智能育种等育种技术研究;创建基于种质创新、技术平台和产品创制相互融合的科企联合育种新模式。

  培育突破性鲜食玉米重大品种,聚焦鲜食玉米营养品质和抗病抗逆性遗传改良,创制优异种质,培育重大品种,引领产业发展;研究解析营养品质形成和抗病抗逆的遗传基础和生理机制。品种配套生产技术研发和“安全型”品种打造。研发配套高产高活力种子生产技术,开展主导品种亲本提纯复壮繁育技术和高产高活力杂交制种生产技术研究,建立新品种高活力种子生产技术和种子安全贮藏技术规程。

  研发配套绿色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和应用高效植保、少人化机械作业技术和鲜穗机收关键装备,建立鲜食玉米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优化“鲜食玉米+”高效茬口模式,优化、示范、推广“鲜食玉米+”高效生态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效益。鲜食玉米产业链延伸和产品品牌建设。

  研发鲜食玉米采后保鲜与精深加工技术,建立鲜食玉米采收、产地预冷及冷链储运技术,改良提升玉米汁等加工产品技术工艺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打造和提升高端鲜食玉米产品品牌,开发鲜食玉米高端产品,提升和打造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加强生产基地质量追溯,拓展营销模式,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

关键词:河北,玉米大会责任编辑:刘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