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围绕“一区、四线、五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执“和美”之笔 绘幸福底色
围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衡水市认真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由点及面、迭代升级。
今年以来,该市以“一区、四线、五片”(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济高铁、大广高速、石黄高速、大运河沿线,安平县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饶阳县耿长锁纪念馆、阜城县本斋纪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和故城县以岭金蝉小镇周边片区)为重点区域,明确各县(市、区)分别建成一个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并争创20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
“塑形”当先,提升乡村风貌颜值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环境。
甘泉村,是故城县一个城郊村庄,也是运河名埠——郑家渡口所在地。
今年国庆假期,位于甘泉村的故城县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里,举办了以“秋游河北悦山河”为主题的文化汇演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大家穿梭于各个商铺门店,品尝色香味俱佳的小吃、挑选物美价廉的特色商品,尽情享受惬意的假期生活。
按照“一村一策”原则,故城县以大运河沿线村庄为重点,由线到面,成方连片,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后建成夏庄锦鲤小镇、青罕孝德小镇等一批特色村,打造了运河堤顶路至东大洼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谋划布局沿大运河和美乡村示范带,建设了郑口镇刘堂村、房庄镇董学村等一批示范村、精品村。
走进故城县三朗镇韩庄村,宽阔整洁的街道,绿树掩映的街角游园,充满生活气息的石磨盘、石槽、老陶罐,还有闲置的老铧犁、木制手摇打谷机……整个村庄格外恬静。“现在村里环境不比城里差,街上的卫生有人扫,垃圾有人定时清,大伙儿谁也不乱扔垃圾啦!”村民王玉坤说。
宜居宜业,“塑形”当先。和美乡村如何“塑形”?衡水各县(市、区)普遍把规划设计作为“先手棋”,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打造保留乡味乡韵又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宜居乡村。
以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为核心,安平县集中打造S231省道沿线村庄和乡村振兴大道沿线14个村,聘请专业规划团队进行高标准设计,全力打造台城和美乡村示范区。阜城县常态化实施“村庄整洁行动”,以“最小化干预原则”施工,不搞过度美化,顺势进行修复、利用,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把选择权和决定权交给老百姓,并秉承规划如山的原则,严格按照实施。武强县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等专项行动,实现了示范区污水治理全覆盖,建立完善“镇村整治收集、公司转运处理、县级统筹保障”的环卫运行机制。
今年上半年,衡水市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0930座,占任务的102%,1171个村完成村庄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改造提升,同时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和黑臭水体排查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和村庄清洁行动,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471个。
产业兴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
村里的“面子”有了,村民的“底子”也得夯实。
日前,走进饶阳县王同岳镇王同岳村,只见一个个大棚在田地中依次铺开,这里面藏着村民的致富秘诀。大棚里种的是什么?在村里的墙绘上,早已给出了答案——葡萄。
王同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晓帅说,他们村是饶阳县最早发展葡萄种植的村庄之一。全村现共有大棚208个,年产葡萄约100万公斤,年人均增收1.8万元。
统一采购苗木和农资,无偿开展技术服务,帮着农户一起拓市场、找销路……王同岳村成立了瓜果种植合作社,邀请县农业农村局的葡萄专家“把脉问诊”,与种植户一起想点子、找路子。
“葡萄生长过程中容易得灰霉病和白粉病,多亏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和党员种植大户的指导。村党支部组织种植户建了微信群,有什么难题,手机上就能解决。”自从种了大棚葡萄,村民王国兴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他说,以前因投入大不敢种,现在,有村党支部当主心骨,有合作社保驾护航,越干越起劲。
荷叶田田,鱼翔浅底。从葡萄大棚来到村里的荷花塘,记者立即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
王同岳村距饶阳县城不远,因为葡萄种得好,发展休闲乡村旅游成为新目标。“我们对闲置房屋、废弃坑塘等进行改造,种植西府海棠、紫薇、丁香等绿化苗木3万余棵。”魏晓帅领着记者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花园式”村庄让人不禁赞叹。魏晓帅说,一到采摘季,来村里的游客络绎不绝。
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衡水市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引导各村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探索完善“小田并大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从今年开始,每年在三分之一的乡镇、每个乡镇选5个村推广该模式,力争三年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全市确定在83个乡镇396个典型村推广,实现规模经营面积23.66万亩,参与农户3.77万户。
其中,故城县创新探索“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金融+保险”的“五位一体”经营模式,带动村集体增收2000多万元,全县所有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18个村超过100万元。目前,“五位一体”经营模式正在衡水各地复制推广,涌现出故城县居召村、尹里村、河北召村、西牟村、韩庄村,武强县蔡留贯村、西薛村,深州市北溪村等一批典型村。
治理有方,树立文明乡风促发展
和美乡村,核心在“和”。
“我们村的红白事,办得既符合传统风俗,又有人情味,还不增加经济负担。”阜城县霞口镇刘老人村党总支书记刘连山说。
结合村情实际,刘老人村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在婚丧嫁娶、社会治安、矛盾纠纷调解、民主议事等12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建立了“1+10”党员联系户制度,35名党员每人联系10户左右的群众,构建起全员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
一村之美,始于文明。走进武强县街关镇西宋村的爱心超市,货架上摆放的物品琳琅满目,洗衣液、纸巾、食用油等日常生活用品丰富多样、应有尽有。“这里面的东西用钱买不到,得用积分兑换。”正在兑换物品的西宋村村民宋志强高兴地说:“做志愿服务才能获得积分,我给村里义务打扫卫生,还做一些其他义务劳动,已经积攒了100多分,这次能换一壶食用油。”
武强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优势,谋划实施了农村“爱心超市”拓点覆面、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展示互动联播系统建设等项目,着力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冀州区在组织保障、宣传引导和示范引领上精准发力,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如今,全区382个村实现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其中200个村完善了村规民约内容,215个村红白理事会明确了操办规模、待客范围、席面标准和礼金限额等指导标准。
百村百面,生机无限。截至目前,衡水市共通过认定省级和美乡村(美丽乡村)606个,认定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美丽乡村精品村)8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