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月:微社会里的“孩子王”
张新月 2012年7月,在石家庄,一家名叫沃林国际语言村的英语培训学校在一栋商务写字楼里悄悄诞生了,学校不大,但一年过万的学费创造了省会同类青少年英语教育培训学校学费的新纪录。 创办人就是刚过而立之年,自称从小就“好为人师”的张新月。采访中记者发现,他是一个出色的故事讲述者和知识传播者,而这正契合了他所在的教育培训行业最关键的职业技能。 张新月经历的丰富会令许多同龄人惊叹:大学读书期间就自筹资金做教育培训班,之后就读研究生,研究生第三年被中国国家汉语国际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选派到尼泊尔做汉语志愿者,回国后留在国家汉办成为汉语等级考试命题组命题人,之后前往美国东北大学做交换学者。因为“实在渴望与人打交道”,工作一年后辞职,后来到《纺织服装周刊》成为一名行业记者…… 带着一连串与教育行业相关的职业经历,去年,张新月决定重走创业路,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做起了“孩子王”。 从“低头实验”到“游历求学” “我在大学的时候就想,为什么很多孩子去培训班都那么痛苦呢?就不能办一个让孩子乐意去的课外学校吗?”张新月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想法。 令人惊讶的是,靠着从朋友中“融”来的两万元,他真的就开始“做起了实验”。他从报纸上收集处理旧桌椅板凳的信息,大冬天一个人骑着三轮车去讨价还价,谈妥价格再拉回到租用的教室,开起了一家小学全科培训班。从起步时一个学生没有,到三年后转让时的300多名学生,张新月第一次在实战中触摸到了教育培训行业。 但这三年带给张新月最深的感受却是“力不从心”,“太年轻了,要是有一些阅历,更多的知识储备,才可以更好地办教育。”2005年,他决定“回炉深造”,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 唐宋文学,这个如此“诗情画意”的研究生专业方向意外打开了张新月与外国留学生的交流窗口。“我用英语给老外讲中国文化,天啊,你能想象他们有多感兴趣吗!”张新月竖起大拇指学着外国朋友兴奋的样子,“张,Great!(太棒了!)”。 这一经历的价值很快得到体现,2008年,国家汉办选派赴尼泊尔的汉语志愿者时,张新月轻松通过了资格测试。张新月说,这一次走出国门对他意义重大,他发现尽管尼泊尔当地的硬件教育水平很落后,但他们很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孩子创造很多体验知识的机会,这给了他很多启迪。 此后,无论是独自在东南亚背包旅行,还是到美国、日本等地做交换学者,张新月的心里总装着对国际教育理念的好奇,“我走访了许多国家的小学和幼儿园,了解他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这些都对我现在所做的事情有很大启发。” |
关键词:培训学校,张新月,微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