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安徽多措并举大力推进生态创建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13-05-15 22:43:4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年来,安徽省环保部门紧紧围绕安徽生态强省战略部署,以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为重点,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理念的落实,增强生态省建设的基础工程和细胞工程;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着力推进农村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大力改善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质量,助推美好乡村建设。同时,深入开展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呈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

  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环保部门积极参与《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的制定。建设生态强省是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三个强省”战略之一,为切实推进安徽生态强省建设扎实开展,配合省发改委等部门,积极主动参与了生态强省纲要的制定,《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已由省政府印发实施。为做好《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拟定了《关于加强生态省(市、县)创建推进生态强省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到2016年和2020年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五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并提出了保障措施。

  实现了省级生态县建设的重大突破。在我们的积极倡导下,在部分市、县(区)环保部门的积极努力下,生态创建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创建热情高涨,先后有20多个县(区)提出并开展了创建工作。其中,黄山市黄山区、休宁县、祁门县、黟县,宣城市郎溪县、泾县、旌德县,安庆市岳西县、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和广德县,六安市舒城县和芜湖市芜湖县等12个县(区),因工作扎实,创建成效显著,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省级考核验收。分两批命名了10个省级生态县(区),为全省的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带了个好头,也为下一步创建生态市和国家生态县奠定了基础。宣城、池州、宿州等市还积极推进了生态市建设,市委、政府出台了专门文件进行了部署。各地在生态县创建中也涌现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和体会。宣城市的郎溪县,自然生态环境没有优势、经济实力不是很强、生态县创建工作起步较晚。但在宣城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设国家生态市的决定后,立即行动起来,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分析现状、制定创建目标、建立机制体制、分解创建任务、强化责任落实、狠抓设施建设。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生态县创建各项全面展开,也得到了全县上下的积极拥护和参与,省级生态县的各项建设指标基本达到,成为全省第一批省级生态县。为推进省级生态创建工作,规范创建程序,保障创建质量,省环保厅成立了由殷福才副厅长牵头,环境监察、规划财务、污染防治、总量、环评等9个业务处室参加的省级生态创建协调小组,进一步加强了省级生态创建工作的审议工作。

  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一是命名了第六批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全省新增省级生态乡镇46个,省级生态村88个。全省的省级乡镇累计达到了251个,省级生态村达到了634个。二是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申报工作,全省16个市和2个省直管县共有133个乡镇和292个村,提出了创建申报。三是积极鼓励各市县开展国家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申报,对通过省级生态乡镇命名1年以上,基本符合要求的乡镇、村,指导开展国家级创建和申报工作。在各地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经过材料审核和现场核查,推荐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生态村。此外,各地高度重视生态创建工作,蚌埠、阜阳、芜湖、滁州、宿松等市、县制定了市(县)级生态创建管理办法,启动了市(县)级生态创建工作。亳州市以市政府名义专门出台文件,将生态村镇创建指标纳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年终考核。安庆市设立了每年10万元的生态创建专项工作经费,先后组织了10个检查组,对全市创建工作进行多次检查。淮南市安排专项资金对获得市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称号的,分别一次性给予以奖代补6万元、4万元的奖励,并安排了10座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场的建设项目资金。铜陵市设立了绿色创建专项资金。合肥市政府还将环保工作纳入到“十强十快”乡评比的工作中等。

  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区)创建工作。组织完成了黄山区创建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论证,参与指导了岳西、泾县、灵璧、南陵等县生态县建设规划的编制、审查和论证。指导池州市和岳西县、霍山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并向环保部积极申请和汇报纳入全国建设试点。

  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推进

  自然保护区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启动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分区的核查和确认工作。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采用GPS定位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调整后的区内资源情况开展了详细调查,规范了资源巡查站点及黄河故道湿地巡查站点,提升了综合管护能力。沱河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中心土建已完成,采购了固定点船、快艇、皮划艇等巡护工具。此外,岳西鹞落坪、铜陵淡水豚等保护区主动加强了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保护区的科研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强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工作。加强对鹞落坪和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的监管,指导扬子鳄和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申报2012-2014年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项目,获得专项资金1061万元,推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规范化建设。指导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种质资源圃建设。指导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成安徽省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编目和报告的编制工作,编制完成《安徽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并通过专家论证。完成《安徽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组织的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培训班及鄱阳湖主湖区域的长江江豚考察工作,为制定保护长江江豚计划和行动积累了第一手资料。承办了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和铜陵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拯救长江江豚新闻发布会”,全国近50家电视、报纸、网络等知名媒体对本次发布会进行了现场报道,发表稿件400余篇,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保护区的知名度。岳西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设计,利用“区乡合一”的优势,首次从制度层面将资源管护工作明确为保护区和包家乡的中心工作,有效保护了保护区内的生物物种资源。

  继续开展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控工作。召开全省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调查业务培训现场会,对各市环保局生态科长、监测站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开展重点城市和区域加拿大一枝黄花现场监测工作,组织休宁、黄山区等第一批省级生态县(区)进行外来入侵物种监测和调查工作,编制调查报告,为下一步创建国家生态县(区)打下坚实基础。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

  开展2010年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项目环境成效评估工作。对30个村的项目进行资料审核和成效评估。经审核,我省201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项目总体上完成较好,项目实施后,村庄分散式饮用水源地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活垃圾做到了定点堆放、集中清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正常,根据监测结果,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基本达到了村庄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群众满意,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省约有11.14万农民直接受益,项目区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都在3000至6000元之间,取得了较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2011年6月,我省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示范期3年,中央补助专项资金8亿元,其中:2011年2亿元,2012年和2013年各3亿元。2011年度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总投资4.12亿元,其中,中央补助专项资金2亿元,共支持了17个示范县(市、区)和30个问题村开展连片整治,涉及41个乡镇和193个行政村。2012年度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总投资6.12亿元,其中重要补助专项资金3亿元,共支持了27个示范县(市、区)和36个问题村开展连片整治,涉及43个乡镇和239个行政村。截至2012年12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5.96亿元,投资完成率达97.4%。

关键词:安徽,生态

责任编辑: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