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招商引资三问:“棉花地里”怎样结出工业果
“棉花地里”怎样结出“工业果” ———威县招商引资三问 一个被称为全省第一产棉大县,无任何区位、资源优势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县,这几年却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实现了工业突破、跨越发展:2009年至今,威县累计引进项目497个,引进资金330亿元,无论是引进项目还是资金总量都居全省县级前茅,并带动全县财政收入每年增加1亿元。 在目前各地都在喊“招商难、难招商”的情况下,威县的“棉花地里”是怎样结出“工业果”的? 由此,对威县提出三问。 一问:没有产业优势,为何能大规模引入珠三角产业资本? ———摆脱农业思维,找准产业定位,实行科学招商 “威县招来这么多客商的最大秘诀是什么?”威县招商局局长刘汝恒回答:“关键在人,在思维方式,在做事的方法和路径。” 威县是产棉大县,但仅靠产棉难以实现富民强县。怎样实现跨越发展?摆脱农业思维定式,走出“棉花地”,跳出“农”字圈,坚持招商引资,实现工业强县新突破。 “都想招大商、招名企,但怎样才能招来?必须了解名企是怎样在全国布点的,其产业转移的重点在哪里。”刘汝恒说,招商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必须做到知己知彼。为做到“知彼”,威县不仅动员全社会了解大商、名企的产品特点、产业发展动向等,而且成立专业团队,专门搜集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信息,研究其产业转移的趋势、特点和规律。 2009年到2011年,威县连续开展了三次“百日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在珠三角、长三角、黄三角、渤三角、京津石等地进行招商。中国民企500强之一的万事利集团总投资5亿元的纺织服装项目,汕头丹飞制衣公司总投资6.14亿元的万丰纺织服装项目……三次大规模招商,威县共引进项目282个,引进资金139亿元,相当于前6年招商引资总额的7倍。 “不能小而全,而要少而优。”有了一定基础后,威县的招商变得更为理性。“什么产业才能支撑威县的长久发展?”在不断的反问和研讨中,威县最终把目光聚焦在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产业上。 一无产业基础,二无人才储备,三无相关产业链支撑,客商能来吗?威县进行自我剖析,电子信息产业需要什么条件,我们具备什么,差距在哪里,靠什么弥补这些差距。在分析自身优劣势的同时,他们还先后请清华、北大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广州、深圳等地电子信息企业商会的老板进行了论证。 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大,就能招来多大的商;思想解放的范围有多宽,就能在多宽的范围内招来商。经过不断论证和与珠三角电子信息企业的频繁接触,威县谋划出一个专门的深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1年,威县在深圳举办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推介会,一口气签下了9个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项目,总投资84.3亿元,开辟了我省一次性大规模引入珠三角产业资本的先例。今年4月18日,投资27.8亿元的河北全德翰电子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产业园项目又开工奠基,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华北最大的电子及汽车电子产业聚集区之一,可以承接来自周边省市及沿海地区的电子产业转移项目。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威县县委书记吕志成说,只有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才能构筑巨大“磁场”,形成链条式的磁性引资效应。 二问:如何让“候鸟”安心留下来? ———朋友加兄弟,真诚加服务,实现感情留商 “县委、县政府一诺千金,帮我提前建设了厂房,要不生产至少推迟一两年。”5月20日,在河北路坤电动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坤刚为我们介绍着一辆辆下线的新车,很是感慨。 当初,山东的赵坤刚没有想在威县投资,他怕项目前期手续繁琐,拖延开工时间,增大投资成本。“如果半年后能顺利开工,我就来。”赵坤刚给威县出了一个在他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难题。 威县相关部门马上作出承诺:你急我快,保证不影响企业生产。2011年11月6日项目签约,11月16日开工建设,2012年2月公司开始研制样车,7月样车通过测试。从项目签约到生产出样车,只用了8个月。 威县的实干让赵坤刚很是感动,他主动当起了“说客”,为威县拉来了不少好项目:投资上亿元的密州香食品项目、投资2亿元的环保塑料项目…… 发达地区要转移的项目,就像一只“候鸟”,哪个地方适合生存,它就会在哪儿安家。怎样让“候鸟”安心地留下来?“朋友加兄弟,真诚加服务,实现感情留商。”威县代县长安庆杰说,光引来客商不行,还得让他们安心留下来。如何留商?让他们感受到真诚。真诚体现在哪儿?诚信守诺,服务到位。 把一切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就是最好的服务。威县对招商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引资单位等“六位一体”的分包责任制,并且把服务细化为对接洽谈、手续跑办、落地开工等6个阶段、23个环节,每个阶段、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工作标准、完成时限。 服务不仅细致,更是全方位的。用地难怎么办?通过争列省级重点项目、砖瓦窑和废弃工矿企业置换、盘活闲置土地等办法,促进土地集约、合理利用;融资难怎么办?拓宽融资渠道,成立邢台银行分支机构,建立担保中心,为企业协调贷款近30亿元;缺乏人才怎么办?制定保险、住房、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公开招录52名本科以上大学生,关系留在事业单位,工作服务在企业,县财政负担其4年的基本工资。 不仅要亲商、留商,还要养商、护商、富商。对于让企业头疼的“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威县更是制定出了铁的纪律:进入企业检查必须经县优化环境中心批准,严禁依靠职权吃拿卡要,违者,严肃处理。 三问:为何大力度完善设施、美化环境? ———“巢”越舒适,“凤”越舒心 开放路和世纪大道,是威县的“两轴”,不仅车道宽阔,美化精致,而且还与大广、邢临高速引线连接。一个县需要这样高标准的道路吗?需要。因为有了这两条高等级道路,威县到石家庄、济南、郑州的时间均在2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了与周边大城市的距离。 威县人知道,客商虽然是逐利的,但更看重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筑好“巢”,才能引来“凤”;“巢”越舒适,“凤”越舒心。 威县不仅修建了连通高速的路,而且改扩建了县城的30余条道路,形成了“十七横、十六纵”的交通路网架构。同时,建成了四星级酒店、电力调度中心、中医院、汽车站、影剧院、会展中心、图书馆、档案馆以及全省一流的仲夷小学、仲夷中学等一批城市承载力提升工程。 既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还要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威县不仅制定了专业的园林绿地规划,而且每年都投巨资搞好生态建设。近年来,全县植树造林3.4万亩,建成了11公里长的城市背景林带,全县绿化覆盖率达到3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4平方米。 园区是产业聚集的平台,完善的配套设施才能吸引和留住客商。从2009年开始,威县就聘请上海同济大学高标准编制了一个省级产业开发区、两个市级工业园区规划,并累计投资14.5亿元,实施了路网、管网、电网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完成了学校、商住等配套服务工程,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搭建了良好平台。 为做优园区环境,威县还投资1.2亿元对园区内的金水河实施了生态修复,引黄河水1550万立方米,在河道两侧建设了宽50米到100米的绿化带,并建设了多个湿地公园、临水游园等。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高卫国说,金水河两侧,今后将主要兴建以信息科技、文化创意、资产评估、投资咨询、电子商务等为主的新兴服务业。“这样,园区的功能将更加完善,业态之间联系更为紧密,更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
关键词:招商引资,威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