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频道 >> 专栏 >> 解放思想大讨论

让现代村落不舍田园风光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启示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3-06-03 09:10:5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编者按自2003年起,浙江省先后启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整治农村环境,丰富建设内容,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绝大多数村庄设施健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呈现出绿绕村庄、人在画中的独特江南田园风光。目前,我省正在全面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浙江的乡村建设实践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近日,本报记者赴浙江进行实地采访,从多个方面探寻路径和做法,以期给我省各地以启示。□本报记者李文亮

  10年前,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揭开了美丽乡村建设序幕,清垃圾、治污水、改厕所、整河道,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改观。

  3年前,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正式启帷,推动村庄由单点整治到沿线连片整治,由局部改善到整体改观。目前,该省规划保留的村庄基本完成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62.5%。

  山水浙江,因这项历时10年的村庄整治行动而平添了更多景致。2万多个村落犹如晶莹剔透的珍珠洒落在大自然中,形成了一幅幅雅致、清新的画面。

  坚持一个理念———

  空间开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因三面环溪而得名。村内香樟林立、溪流淙淙,一栋栋徽派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恬静自然。让村委会主任周忠莲自豪的是,不仅村民自己住着惬意,环溪村还成为许多城里人感受田园风光的首选地之一,每到周末,游客盈门。

  “我们这里没有城里那样的大广场、宽马路,可是有小桥流水、石径竹篱,正是这些吸引了他们。”周忠莲介绍,为了凸显田园情趣,他们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的指导下,恢复村庄原有的田园景观,“让农村在风貌上更像农村”。

  在增添农村现代生产生活设施的同时,营造空间开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是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余振波认为,能否保持好田园风光,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浙江省确立了重点建设中心村、全面整治规划保留村、科学保护特色村、控制搬迁小型村的思路,突出道路建设、垃圾收集、卫生改厕、生活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五项重点,力求村庄整治保持田园风光、体现农村特色。

  坚持规划先行———

  体现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

  虽然房子越盖越高,泥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耕牛退役,汽车进村,农民开始更多享受现代生活,但有些村庄布局凌乱,房屋乱拆乱建;有的村子像“老鼠尾巴”,拉成了一条线;有的村子里的房子东一块、西一块,毫无章法。美丽乡村怎样建设?保持田园风光该从何处着力?

  “首要的是科学规划。”余振波介绍,按照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的理念,浙江在村庄整治初期用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搞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涵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的规划体系。目前,全省85%的规划保留村、200个中心镇、4000个中心村已完成规划编制。

  江山市淤头镇永兴坞村地处丘陵区,这个只有900多人的村庄,花30万元请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村庄规划。村党支部书记缪顺朝认为这钱花得值,“村庄整治不能瞎干,哪里建新房、哪里发展产业、哪里搞绿化,村里老房子如何改造、村庄整体风格怎样塑造等等,在规划里都有考虑。”在规划的指引下,永兴坞村植树造绿,改造民居,成为浙江43个重点历史文化村落中唯一一个以自然生态为特色的村。

  好的规划应该立足乡村特点,兼顾自然生态和产业发展,尊重当地传统、习惯和风俗,体现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为避免各村在规划上走弯路、花冤枉钱,省里制定了《村庄规划编制导则》、《村庄整治规划设计指引》等,还开列名单,向基层推荐优秀规划设计单位。中国美院、同济大学等知名规划设计机构的专家成了许多村庄的座上宾。

  为让规划真正得到落实,浙江规定,中心村、历史文化村落的规划一律由省里审批,一般村的规划也要由县级审批。同时,建立乡村规划执法队伍,监督规划落实。桐庐县183个村每村都配备了一名村级规划员,待遇与“大学生村官”相同,村里所有建设活动都需规划员签字。

  坚持因地制宜———

  重视差异性,民居改建不搞一刀切

  民居是村庄的主体,也是形成田园风光的重要一环。“重视条件的差异性,不搞一刀切,不一味地大拆大建,更多地关注村庄的特色和个性,从而推动人与自然、村庄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相得益彰。”浙江省住建厅副厅长吴雪桦介绍,浙江计划到2017年建成1000个左右的民居改造建设示范村,目前已启动了320个。这些村将力求体现山区、丘陵、盆地、平原、水网、滨海等不同地域特色的民居风貌,在营造变化有序、错落有致乡村空间布局,打造具有乡土风情和显著辨识特征的美丽村庄方面为全省提供示范。

  走进桐庐县江南镇狄浦村,绿树浓荫环抱下的民居色调淡雅,颇富田园风韵。村委会主任申屠祥军说,这是“五化”整治的结果。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狄浦村对旧有民居实施了墙体美化、庭院净化、杆线序化、见缝绿化和污水净化。民居外墙统一粉白,四周用黑色线条勾勒轮廓,窗户按照徽派建筑风格进行装饰,外挂盆花;对重要节点的围墙进行镂空改造,上面加盖青瓦;将凌乱的架空电线、电话线进行整理;拆除牛棚、猪栏等废弃设施,就地绿化。村民要盖新房,可以到村子专门划定的新民居点选址。新民居点的配套设施由村里统一建设,建筑外观、户型结构等实行统一。

  整齐划一,会不会造成风格雷同、“千村一面”?桐庐县农办副主任王华杰说,一个新民居点的风格是统一的,但不同村庄之间还会有区别,主要是考虑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村落原貌相协调。

  
“田园风光是一种视觉观感,更是一种内心感受。”余振波说,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把农村建成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和市民旅游休闲的乐园。因此,除了整治环境,还要同步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以实现“外在美与内在美,‘面子’与‘里子’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