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休局长的“强村梦”
2 万亩山场上念起生态致富经 “东西十里长,山场五里宽”是大戈廖村独特地理面貌的写照。该村有山场23000亩、原始次生林3000亩,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发展优势,但由于长久缺乏有效管理,始终没能好好开发利用。 广阔的山场是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为有效利用山场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王清军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周边乡镇的开发管理经验。在山场的治理开发中,他们采取统一规划、多层投资、长期不变的方法,先将一部分荒山分包到户,再拿出一部分荒山对外承包,这样,村民的治山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偌大的山场要进行开发治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是一大项。”王清军坦言。为此,他一方面积极申请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己在外工作期间建立的各种关系渠道,多方争取资金、技术帮扶。交通局帮扶修路、水务局援建水利设施、供电局解决用电、林业局提供果树苗…… 沿着村后的一条水泥路,王清军边走边说,山上修了这条路,村民从此告别了人扛马驮,拖拉机可以直接开到地头。在山顶上,王清军指着半个篮球场大的蓄水池说,有了蓄水池,村民在自己的地头上拧开龙头就能接到水,山腰间还修建了雨水收集窖,大大方便了村民用水。据介绍,几年间,大戈廖村共硬化山场道路20公里,新增变压器3台,架设高低压线路4000米,建扬水站5座、蓄水池10个,防渗渠道1万米,实现了路、水、电三上山。 不到8年时间,该村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高标准治理山场2万亩,改造低产果树10万株,栽种板栗、核桃、柿子等果树28万株,人均拥有果树460株。与此同时,他们还抢抓机遇,成立了富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大戈廖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富山牌”农产品商标,为农产品的销售增值铺平道路。去年,仅果品一项该村人均年收入就有5200元,综合人均年收入达7000多元。此前,省林业厅的专家前去评估,2万亩山场市值近7000万元,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成了大戈廖村兴村致富的“绿色银行”。 |
关键词:基层好干部,退休局长,强村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