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惠看得见 力戒一阵风——百姓评说反“四风”
中秋节后,在秦皇岛开了一家小公司的赵大姐发现,自己节前准备的十多盒月饼,一盒都没送出去。作为生意人,每到中秋、春节等节日,她都要准备一些礼物到平时打交道多的政府部门“表表心意”。然而今年中秋,月饼送不出去了,有的政府部门门口还有“送礼勿进”的提示,不仅如此,她还发现公司最近“清净”了不少,检查、收费的人也很少登门。 “一盒小月饼折射大作风,礼没送成,但咱心里痛快!”赵大姐高兴地对记者说。 “四风”之弊,百姓看得最清楚;“转变”之效,百姓感受最真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向“四风”痼疾开刀,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群众还有哪些新期盼?老百姓怎么说、怎么想、怎么看?连日来,记者进街巷听百姓“讲故事”,登网络看网友“晒变化”,从普通群众的言谈话语中感受党风政风之变。 “要让老百姓掰着手指头能数出个一二三来” 9月23日一大早,黄骅市骅兴街国非小区的常振正要出门,手机突然响了。“是常盛鑫的家属吗?这是省儿童医院,7月份他住院时,我们多收了60元的住院诊查费,怎样方便把钱退给您?”电话里说的常盛鑫,正是常振6岁的儿子。 “多收了钱还肯主动退回来?”常振起初以为接到了诈骗电话,可随后,对方的详细解释打消了他的疑虑。原来,他儿子7月曾在该院治疗,出院时住院诊查费被多算了12天,当时家属、医院均未发现。事后,该院医疗质量控制系统自动检测出了多收费情况。 “60元钱并不多,可人家医院的态度和作风让人感动。”常振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网友“黑骏马”@本报官方微博说,老百姓最重实际,转作风、破“四风”,必须通过具体的实事来体现,嗓门大、调子高,碰到具体问题却说一套、做一套,哪怕讲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人听,更没有人信。 饭店的公车少了、机关的大门打开了、地头的干部多了……从一点一滴的细微变化中,很多百姓和网友都感受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王彦龙是省卫生厅外聘的保安,他最近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卫生厅机关干部出去办事,很多都骑上了自行车。原来,该厅规定市区公务用车一般不予安排,厅里提供公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从“坐车”到“骑车”,这件小事让王彦龙相信,这次破“四风”是要动真的、来实的! 清理“吃空饷”、取消O牌车、整改办公用房、收回超标配置公务用车……为了“抓几件转作风、惠民生的事,尽快让老百姓看到变化”,省委部署了克服“四风”的十件实事,很快引起了网友热议。“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老百姓掰着手指头能数出个一二三来!”网友“厚德载物”说。 今年刚从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毕业的设计专业学生李东,想和同学合伙办一家装潢设计公司,可申请执照需要3万元注册资金,这笔费用难住了刚出校门的他。上个月,还在为3万元钱发愁的李东,得知一个好消息:我省放宽了市场准入门槛,推出了工商注册“零首付”政策。8月18日上午,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工商局提出了申请。咨询、填表、领证……不到15分钟,全部手续轻松搞定。24岁的李东,没花一分钱,就成了“李老板”。 |
关键词:四风,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