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首个志愿者 民间防预艾“第一人”
“艾滋病”这个话题,随着近年来科普宣传的普及,使人们有了正确的认识,不再谈“艾”色变。也许,你可以轻松说出它的病毒名称HIV,也知道它的英文全称AIDS,还能列举出三种传播途径,但真正了解艾滋病人的人却较少。你敢和艾滋病人交朋友吗?这个社会真的比以前更尊重艾滋病人了吗?每个人对此都有不一样的答案。在我市,有这样一群人,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而不懈努力奔走着。在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前夕,记者走近了他们---防艾志愿者。 在我市的同性恋圈子里,总有一个身影穿梭在其中。他跟同性恋者谈笑风生,喝酒聊天,还将卡片和小册子发放到同性恋者手中,这个人就是老郝。老郝,本身也是一名同性恋者,为了保护好他的“兄弟姐妹”们,他组建了一个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的民间防艾组织,成为了我市首个防艾志愿者。 老郝被聘为我市防艾志愿者。 11月25日晚,在一家同性恋主题酒吧的昏暗灯光下,一位男青年坐在高凳上,边磕瓜子边四处张望,还拉着路过的服务员问东问西。老郝走过去,在他旁边坐下,跟他聊了起来。男青年看到老郝,马上露出了笑容,两人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你有空去做个HIV检测吧。”“老郝,我肯定没问题,不用做。”“做个检测有什么难的,这样吧,明天我陪你去。”……7年来,这样的场景不断上演,老郝已成为这个圈子里的“权威”人士,人们见到他都会热情地打招呼,“老郝来了。” 为同性恋人群做点事 2005年,老郝受邀参加北京的一个同志聚会。在这个聚会上,他听说,有两个曾经和他很好的朋友患上了艾滋病。也是在这个聚会上,他第一次接受了北京一个草根组织的防艾宣传,并由此得知,男性同性恋人群感染艾滋病毒几率很高。这些闻所未闻的信息,让老郝非常震惊。 在随后的日子里,老郝并没有马上回到张家口,而是跟随这个草根组织,到同志酒吧、歌厅、洗浴中心等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聚集地,发放防治艾滋病宣传资料。同时,在网上找到一些“同志”人群并和他们聊天,鼓励他们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通过参加一系列的防艾活动,老郝觉得艾滋病并不可怕,“为了这个人群实实在在做点事,我的心里才能踏实些。” 就这样,从2006年11月起,老郝组建了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的民间防艾组织,并在外省市防艾公益组织的帮助下,得到了一些防艾宣传资料和安全套、润滑剂等高危人群保护用品。 “起初的工作就凭着一腔热情吧,觉得这事儿干得有意义。”老郝回忆说,那时候,我市已发现了艾滋病毒感染者,感染者是在卖血时被感染的。然而,在我国男性同性恋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上升明显,在男同性恋圈子里宣传防治艾滋病已迫在眉睫。 我市首个防艾志愿者 老郝介绍,当初,一些同性恋者相对固定的聚集场所,如公园、五一广场等,都能看到老郝的身影。“刚开始做宣传时,我被人当作精神病,被当作艾滋病患者,挨骂遭打是经常事。”万事开头难,在决定当一个民间防艾志愿者的时候,老郝就想到会遇到很大困难,但面对一些人的极端行为,老郝还是会感到很委屈。 老郝回忆说,起初,他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向人们发放防治艾滋病宣传资料,可是那时候人们“谈艾色变”,就连宣传资料也好像不能沾染分毫。常常刚发的资料就被人丢在一边,老郝赶忙上前捡起来,琢磨着改变方法向别人宣传。“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有很多艰辛。”“回想起来,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遭到市民的不理解和歧视,老郝觉得挺挺就过去了,可是没有资金印刷宣传资料,这项工作就没有办法开展了。2008年底,老郝来到市疾控中心寻求经费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而此时,市疾控中心防艾工作者正在为无法接触男男同性恋人群,不能开展针对男男同性恋人群的防艾宣传而苦恼。经过仔细研究和协商,市疾控中心决定正式聘请老郝为我市防艾志愿者,根据全市防艾宣传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艾宣传,并同意在技术上给予老郝一定的支持。 |
关键词:防预,艾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