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实地调研
农村变美,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涉及到千千万万的农户,涉及数以亿计的农民,矛盾多,阻力大。去年,河北省廊坊市启动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设定明确目标,建立灵活机制,激发农民积极性。一年多过去了,效果如何?炎炎夏日,记者走进冀中大地。 灰瓦、青砖地,独具特色的民俗壁画与街道上镶嵌的古乐符号相互辉映,绿树掩映下的音乐会堂、亭榭长廊散发着古朴的韵味……站在街口向里张望,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这里是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屈家营村改造一新的村庄面貌。 如果一年前来到这里,屈家营村可能不会在你的记忆里留下太多痕迹,狭窄的乡村土路,简陋的村房无序排列,和大多数北方传统农村相比并无特色可言。改变的不只是屈家营,如今廊坊市广大农村或多或少都在发生着变化。 “我们心里盼着改造,盼望着街道变得干净、漂亮。”——规划很重要 今年61岁的何泽香在屈家营村的老街生活了30年,提起村里的变化,她说:“我们心里盼着改造,盼望着街道变得干净、漂亮。”何泽香回忆,没有改造前的土路又窄又脏,村民们私建的猪圈、厕所散落在村间,一下雨车都进不来。“现在村里的环境和以前大不一样了,给儿子娶媳妇都比以前容易多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廊坊市广大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回应农民的呼声,适应农民需求,去年,廊坊市启动了历时3年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千头万绪,从哪里入手?廊坊提出规划先行。 胡庆军是屈家营村党支部书记,他感到农村面貌的改造不是简单追求形式上的美观,不能忽略农民的承受能力,也不能盲目改变原有的乡村田园风光。“说到底,这是农民自己的‘家园’,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做好规划,我们才能打造独具魅力的屈家营村。” |
关键词:农村,面貌改造,实地调研 |
责任编辑:王培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