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热潮涌动下的唐山
京津冀协同发展热潮涌动下的唐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唐山作为京畿大市,理应将发展机遇把握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大有作为。 河北各地市积极对接,形势逼人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石激起千层浪”,外溢效应迅速显现,河北省内形成了各市“对接”京津的热潮...... 省会石家庄市经济发展迅速,连接京津交通便利,作为连接冀中南与京津的重要支撑点,将加快推进主城区建设,以“一河两岸三组团”总体布局,对城市空间开发进行高水平总体规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思想、规划、基础设施、产业与京津进行对接,大力改善发展环境,努力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 保定市借助“京津保”三角区地缘优势,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对接京津相关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市级领导常驻北京,及时做好对接京津联络工作。利用网络和媒体“打造首都副中心城市”,吸引京津“眼球”,发展合作与共建项目。 廊坊市凭借京津走廊区位优势,推进京津廊交通一体化,打造京津走廊“绿宝石”,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2014年4月4日,廊坊市政府与北京市西城区政府签署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将共同打造现代化物流园区、专业批发市场和产业转型基地。 位于冀南的邢台市以打造“六大基地”具体措施,积极打造承接京津地区先进制造业转移基地、京津冀农副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工基地、京津产业转移和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晋冀鲁豫接壤地区重要的物流总部、枢纽型现代物流基地。 沧州市围绕打造京津冀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打好“京津”和“沿海”两张牌,借助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大格局加速形成有利时机加快京沪高速续建进度,谋划黄骅港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站等项目,推进口岸对外开放;依托京津旅游消费市场,围绕休闲度假、杂技武术、红色旅游三大主题,打造世界杂技之都和中国武术城。 秦皇岛市具有先行先试独特优势,盯紧京津央企、跨国公司和知名民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引资、引技、引才、引智为重点,深度拓展与京津地区合作空间;主动承接京津知识、技术溢出和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高端旅游、养老休闲、康体健身等旅游产业,收到良好成效。 承德市作为河北省北方的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旅游、绿色蔬菜种植、高新技术产业集于一体,承接着京津与河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京津冀与东北三省的交流。近些年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协议在承德兴建北师大附属中学;与天津国建集团签订合约负责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京沈高铁客运专线在承德设立承德南站进入京津一小时生活圈,预示着承德已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走在了前列。 张家口市以长江以北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吸引京津人的眼球,正以此为切入口,大力建设秀美山川,成为北京后花园。张家口联合北京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是张家口发展的转折点。 邯郸市地处河北南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是首都经济、中原经济和山东蓝色经济区交汇地带,在资源、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有较强差异性和互补性,是承接产业转移和外部投资的理想之地。 衡水市与京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一产增长稳定,三产比重较低,按照错位发展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对接京津的举措,均收到了很好效果。 昔日“京津唐”,现今“京津冀” “京津唐”始于上世纪60年代,那时三市经济水平相当,互为犄角。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加之大地震影响,唐山已经远落后于京津。伴随着环渤海经济带、城市群等构想的提出,“京津唐”的提法不能满足北方经济增长极的要求,“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则提供了更加开阔的经济腹地,足以促动华北地区经济发展。 虽然唐山市这些年在服务京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特别是以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标志的沿海开发,形成了京津冀沿海经济隆起带。但唐山市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依然存在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及市场、资源、环境、人口、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不足,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应承担的城市功能和赋予的历史责任相比,存在不相适应的环节。从昔日“京津唐”到现今的“京津冀”,开阔了新视野,理顺了大思路,唐山必须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努力把唐山市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的增长极,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绚丽篇章。 把唐山打造成首都经济圈的海上大通道 面对如此壮观的“对接”热潮,唐山应该怎么办?要在引进转移项目方面不落在潮流之后,还应从以下方面深入思考与精心谋划: 一、谋划总体定位,明确“融入对接”的主攻方向。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盘大棋,唐山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就必须明确担当的角色、找准位置,谋划准确的总体定位。国务院将唐山定性为再生型城市,河北省将唐山定为“京津冀城市群东北部副中心城市”,这就是唐山城市发展的定位,是“融入对接”的主攻方向。应尽快进入角色,融入借力发展,以项目为抓手、园区为载体,努力将已有对接京津的项目件件做优做实,实现唐山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转变思维模式,营造“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真正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并非易事,这要求全市上下形成统一而强劲的思想倾向,在全市迅速形成政府、企业、民间、社会共同推进唐山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浓厚氛围。党员干部要有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信心和本领,深刻领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义;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诉求,人民群众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应出台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奖励措施,利用好人脉资源,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对于作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 三、不失传统优势,打造“独有特色”的产业对接。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唐山重化工业偏重,钢铁独大,经过淘汰落后产能,为优化空间布局,需要抓住京津产业外移机遇,借力北京技术、人才的优势,实现产业重新整合,使支撑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造业、重化工业、建材、能源和物流等产业,真正转型升级。敢于同世界500强、央企民企100强这些在京津企业对接,满腔热情与具有创造活力的、占据产业高端的中小企业对接,延伸产业链,扩展发展空间;建立技术创新联盟,企业、科研院校联合建设实验室、工程中心、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推动人才交流,由市场决定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四、壮大临港经济,建设迅捷便利的“京都出海口”。唐山港的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沟通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出海口,背靠北京、天津、唐山、承德、张家口等20座工业城市,上能同京九铁路、京沪铁路、京广铁路交通大动脉相连,下能同京哈铁路、京承铁路、京包铁路欧亚大通道相连结。腹地广阔,货源充足,交通便捷。京唐合作已有京唐港口、首钢搬迁的成功先例,积极寻求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合作与互补,为曹妃甸自贸区的申请创造条件,把唐山打造成环首都经济圈海上大通道、国际性能源、重要原材料运输枢纽和自由贸易区及物流中心。 五、优化发展环境,形成外移大项目的“集聚凹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量资源会从首都向外疏散,各地都在积极争做承接工作,唐山要想形成外移项目的“集聚凹地”,必须在发展环境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依靠市场的调节配置,实现有形手和无形手共同发力;完善交通体系,以速度换距离,主动融入京津冀消费生活圈;打造信息高速路,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进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实现物联畅通;以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恢复生态环境,实现蓝天碧水,加快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保护湿地、涵养水源,摘掉大气污染地区的帽子;加强教科文卫领域对接,以最优惠的条件承接京津的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和文艺机构到唐山市创办分校、分院、分所、分团。 (作者单位:王兴业唐山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张继成唐山市委党校;任庆海唐山市政协) |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唐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