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全景河北

【访谈实录】关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来源: 燕赵都市网 作者: 2014-09-26 10:40:4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第三部分】我们的录取率

  主持人:主要任务和措施中,第一条就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其中一点就是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怎么来看这个录取率?

  赵彦刚:不同省份高考录取率存在差异的因素很多,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教育水平的高低、生源地高校数量和水平的不同等。受教育机会平等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而教育公平涉及民生、公平和政治。此次改革提出要“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应该说,从政策制定层面,国家还是真正考虑到了这种教育分配的不均衡,这些措施的实施都体现了国家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扶持,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缩短了区域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

  殷玉芳:应该说理想状态下不计划分配,但是各种理由产生的不得已而为之的计划分配,我们看到现在正在不断的缩小这个差距,缩小到最后就不产生计划分配,大家就都满意了。

  主持人:说到计划分配,我手里有一组数据来反映各省之间的差异性,是以北京大学为例的,北京大学2014年,在河北招生46人,这是分省计划,包括了贫困专项、非定向、国防生三大类;同年在北京的分省计划是200人。再比较一下考生人数,河北有41.82万,北京是70500余人。

  再看一下相邻省份河南,北大分省计划87人,报名人数是72.4万。似乎平衡了一些,一计算,北京353个考生就有一个能上北大,河北9100考生能分到一个北大计划,河南8322个考生分一个北大计划。请问王老师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艳明:这显然是极为不公平的。北大是部属高校,就是说,基本上是拿全国纳税人的钱办大办强的,每年上百亿的财政投资,那是全国人民的钱。然后却在属地大比例招生,这对其他省份的考生是一种严重不公,相当于他们只有给北大投资的义务,却没有多少享受投资成果的权利,义务和权利不对等。

  当然,属地的地方政府,也会对其投资,并在各方面资源上予以照顾,这或许是属地招生比例大的理由。这就要求,对国家投资建设的部属高校,在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理顺。这次改革,明确提出了部属高校要“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这是一个进步,但具体怎么确定分省招生计划才合理,仍需要教育部的统一细则。理想状态,全民资产的部属高校,在各省按照不同的考生基数,统一录取比例,确定招生数量。

  主持人: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中,哪些属于河北的利好政策?

  赵彦刚:我省是高考生源大省,而且农村生源居多。意见中指出要“提高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河北省的考生将有更多机会进入211、985、省属重点大学就读,这对于河北考生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另外,意见中也指出,要“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这对于河北广大农村考生来说,无疑是拓宽了入学的道路。比如,今年石家庄铁道大学招生计划在安排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基础上,又增加了河北省地方重点高校专项计划,这些专项计划都是主要面向农村考生。

  主持人: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这一点中,最近反映也比较强烈,有报道城市里有学生利用这一政策,到贫困地区读高中,抢夺读大学的机会。怎么防范这一现象蔓延?

  赵彦刚:一是进一步增强农村生源招生的全程公开透明,消除暗箱操作空间,做到客观公正。二是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多渠道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从源头上逐步缩小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王艳明:目前国内从小学到中学,都已经建立起了电子学籍制度,每个学生,终身只有一个电子学籍学号。那么,就需要严肃电子学籍制度,比如统一建立数据库之后,不允许有考生中途再建立新的电子学籍制度。另外,可以规定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注册学生,不得到农村贫困地区参加定向招生。只要卡住了电子学籍制度,这种新的“高考移民”就不会出现。如果管不住这种新“高考移民”,一方面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考生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也会破坏了教育改革的利好政策,让权贵阶层钻空子,违背了改革关于公平公正诉求的初衷。

  主持人:9月19日上海、浙江两地的高考方案在同一天揭开神秘面纱,作为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先头部队”,两地高考方案的具体实施细则有一定的示范与借鉴意义。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未来高考方案改革的方向与重点。

  两地方案中都提到:新高考不分文理、外语考试一年两考、“学测”实行等级赋分。选考科目根据专业定,上海:普通本科院校分学科大类(或专业)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浙江则是高校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范围,但至多不超过3门,并在招生2年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就能报考该专业。

  在减少录取批次方面,上海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浙江高考录取不分批次,“专业+学校”平行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

  上海和浙江不管是在教育投入,还是基础教育水平,似乎都走在了全国了前列。高考方案的具体实施细则,有哪些是需要我们仔细研读的?殷校长先来说一下您的看法?

  殷玉芳:上海和浙江被选择为第一批的试点,它们可以很容易达到6选3或者7选3,做这个工作是比较好做的。我们现在要研究这个要看这两个方案中间哪些点是相同的,同一个《实施意见》在不同的地方出方案也有不同的点,我们去关注它的不同点,因为以后各省在跟进的时候,在做各省高考方案的时候肯定是要参考它们的,我们要去关注不同点。

  不同点在哪儿呢?第一个就是上海学业水平考试是6选3,浙江多了一门就是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是7选3。第二个看总分的分值,上海是语数外一共是450分,6选3里面每一个学科按等级赋分的话,最高分是70分,总分是660分。浙江是7选3里面,每一个学科等级赋分最高分是100分,最后总分是750分,就看到这两个方案里面统考分占的总分和选考分占的总分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浙江就占到了将近40%,上海是不到32%。这是要看选考占多大比例。

  还有就是在录取方面,上海是说把一批次、二批次合并了,可能下面还有其他的批次。但是浙江不是,浙江没有批次。

  在报考方面,在中学这块比较关心的就是新增加的内容,就是从学业水平考试6选3也好,7选3也好,第一怎么选出这些科目,什么时间选,然后选出的考试分有效期多长,再有就是赋分怎么做?我们研究上海、浙江它们的试点方案应该看出一些东西,从浙江的方案里面有一个解读,要求在考试前选出你要选择的科目,选出来以后然后参加考试,然后给出等级,出来的就不一样了。先选的好处就在于这个学生很早的就对大学有了了解,不至于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

  另一个就是选的有效期,两年,然后进行倒推,从高考往前倒推两年,这两年之间你考的成绩是有用的,包括外语成绩也是在两年之内两次的成绩选一个最好的,这是有一个有效期的。

  再一个就是科目怎么赋分,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是不同的科目,分数没有可比性,然后就划分等级,上海很明确划了11个等,从A+到E,每个等级中间相差3分,浙江也是告诉你划多少个等,等级之间也是差3分,先给你赋予等级的分,这个等级是按照考生的比例来划分的。因为是按照比例来算的,所以不是一个实质的分数,学科和学科之间的可比性还强一些,所以是用等级赋分来做的。

  除了这个分数以后的情况,我觉得它们实践完以后还要看一卡,科目间难易程度的差异,文理混搭后的情况怎么样,总的来说选择这个等级赋分的方式还是比较科学的。

  再有就是录取,录取是今年讲的,有两个依据、一个参考,依据一个学业水平考试,依据一个统考,还有就是一个参考,就是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的权利交给了高校,高校要公布专业和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怎么用权利在高校,中学提供真实的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高校通过这个情况作为参考来公布综合素质评价怎么用。

  另外就是报志愿,今年的情况通过《实施意见》以后,都是专业加学校,这可能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专业不同报同一所大学,这是一种报法,还有就是同一种专业,报不同的大学,还有就是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大学,学生的选择性更大。具体在操作中怎么做,还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

  主持人:王老师您怎么看?

  王艳明:我确实注意到了两个方案的不同点,上海外语是一年两考,浙江是外语和三门选考科目是一年两考,在这个差距上面没有做太多的分析,我注意到上海两考一次是安排到6月份,一次安排到1月份,浙江是一次安排到6月份,一次安排到头一年的10月份,6月份是数学和英文同期考试,头年10月份和选考科目同期考试。一年两考的制度非常好,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但是两考的时间节点的把握和设置我觉得应该是很富有科学性的。比如说头一年的10月份开始考,对很多高三的学生来讲可能总的复习还没有开始或者还没有结束,尤其是外语,那么会不会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呢?就是说第一次考试由于比第二次考试提的太靠前了,第一次考试相当于一个预演,很多学生的考核成绩不会超过第二次考试的成绩,我感觉两次考试的间隔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就是等考生自己的总体水平稳定了,通过临场发挥的不同来区别这个成绩。

关键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责任编辑: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