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生优先 托起百姓幸福梦
民生循着“民声”走——街巷里广集“微民意”,身边处关注“微民生” 民生在变,皆因“民声”在变。 65年前,吃上白面馒头是“民声”。而在今天,路灯亮不亮?小区有没有乱张贴?堵了的下水道什么时候通?……这些日常琐事,可能正是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感的新“民声”。 “终于喝上自来水了,瞧这水多清凉。”这是不久前,石家庄市裕华区绿家小区居民张天保家的高兴事。绿家小区原本应为市政供水,但管道铺设受阻,居民吃水成了大难题。“我们把情况反映给了来小区蹲点服务的干部,没想到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再庞大的民生项目,最终止于细小之处,造福一人生计。民生工程从哪里来?唯有让民生循着“民声”走。 如今,石家庄市通过征询民意,实施“微民生工程”,为109个老旧小区安装减速带1222.4米,为131个小区更换楼道灯13364盏,每年增发高龄老人补贴63.96万元……问政于民,“微民生工程”,让众多城市居民感受到了近在咫尺的民生温暖。 关注“微民生”,就要勤到基层去,沉到基层去。蹲点服务行动,是我省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推出的四个专项行动之一。144213名省、市、县、乡四级机关干部自带行李,来到63503个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基层联系点开展蹲点服务,帮助基层解决困难,搞好服务。 “微民生”不仅关乎街巷村庄,更是全省发展质量的测量计,也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源。 近年来逐年加重的雾霾天气是全省群众“微民生”中的热点话题,这一问题恰恰反映出我省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的客观现实。循着“民声”所向,201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我省将采取50条措施,条条过硬,目的只有一个:“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根据方案目标,经过5年努力,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将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回应这个“微民意”,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仅2013年,我省就关停取缔重污染企业8347家,淘汰改造燃煤锅炉3.5万台,淘汰黄标车57.8万辆。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回应“微民意”,做大“微民生”,正是这种千方百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的民生情怀,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万户千家,托起燕赵大地的幸福梦。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65周年,民生,百姓幸福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