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速 廊坊率先发力占先机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2015-08-06 11:13:0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脚步正在加快。7月份,京津两地分别召开市委全会,先后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下称《京津冀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与此同时,河北各个区域也在积极展开对接活动。据相关人士透露,各项产业转移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协商、推进中。这预示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由“顶层设计”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而作为紧邻的廊坊市成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收获经济及协同发展利好的重点区域。由于定位于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京津产业转移提升承载地、全国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区、“京津走廊”生态宜居城市,廊坊在众多区域中脱颖而出。

  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速地处发展核心廊坊价值飙升

  前不久,《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翻开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战略落地的新篇章。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扶植下,在政府规划及土地运营主导下,北京的人口重心、产业中心正在南移。

  据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外发布消息可知,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进行空间布局,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立体网络。其中河北保定、廊坊两市与北京市、天津市共同构成中部核心功能区。廊坊作为“四区“其中之一,又恰好位于北京与天津城市连接线的中间位置,从这一点看来,廊坊具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天然优势。

  处在京津冀三地中枢发展地带,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的出台,加上本身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将率先享受发展红利,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廊坊的受益,一个重要因素是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表示,由于廊坊位于京津之间,是重要的交通节点,而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廊坊市应抓住京冀共建北京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有利时机,以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

  也有专业人士认为,北京产业转移,从市场和交通层面来看,廊坊等距离北京较近的区域将是首选。“思考廊坊市的发展定位,必然要跳出传统行政区划的空间来思考,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从一个更广泛的视角去审视廊坊的机遇和战略方向。”专业人士认为,廊坊是河北省打造第三增长极的第一方阵和战略突破口,此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对廊坊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廊坊可以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京津卫星城、产业承接地。

  基础雄厚硬件到位

  廊坊成北京外迁产业首选地

  从近些年的情况而言,由于长期的发展不合理,京津冀三地在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上失衡。北京集中了大量资源,目前城市容量已经趋近饱和,为了优化经济结构,需要转移一般制造业等部分非首都功能产业,逐步实现整个区域的平衡。

  据了解,在承接北京外溢资源的河北各个县市中,无论是从地理位置到经济发展水平,廊坊都具有很大的先天优势。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平教授认为,廊坊处在平原地区,又是京津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定位来讲最适合承接北京外溢资源。

  不过由于这里距离北京较近,对于承接什么样的产业,也需要进行合理筛选。李国平分析指出,廊坊在接纳北京外溢的资源时也应该避免选择高污染的重工业,而是选择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新产业,再辅以部分服务业。而也有专家认为,目前廊坊本身就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具备承接北京外溢产业的硬件条件。

  据此,廊坊于去年7月和今年2月,先后两次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廊坊一定要主动参与区域创新共同体分工,明确“京津研发,廊坊孵化”的定位,实施了“一十百千万”行动,形成全域布局、全要素支撑、全链条发展的服务体系,把廊坊打造成科技之城、创新之城。

  目前廊坊在产业承接方面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在前不久举行的2015全球创业投资论坛上,廊坊市副市长王彦涛透露,去年以来,廊坊从北京新引进项目444个已经开工,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新增以北京为主的研发机构27家,孵化转化基地13个,来自北京常驻廊坊的科研人员达到6600多人。今年,廊坊将在强化产业对接工作上持续推进。

  央企进驻建立产业集群

  大批高端人才将进驻

  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绝非承接人口转移这么简单。与北京实现产业对接,并实现产业升级成为廊坊在此次协同发展中更为核心的定位。

  廊坊市主要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廊坊做足区位、空间、环境优势,吸引大批高端人才来廊坊创业,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在廊坊加速转化。实际上,廊坊市在近几年来已经形成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且在产业承接方面出现成效,一大批央企以及大型企业纷纷落户廊坊。中兴研究院建成投用,中海油产业化基地开工建设,中核研发中心成功签约,华融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社科院考古基地等一批高端转移项目加快推进,这些均说明北京与廊坊在产业对接方面的决心和成果。

  据河北省常务副省长杨祟勇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带来了重大机遇,目前,河北与央企都在制定“十三五”规划,该活动旨在把河北的发展重点和央企的战略布局及投资重点结合起来,利用央企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优势,与河北的产业升级、大气污染治理、改善民生等方面深度融合。

  而众多央企也看好在廊坊未来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樊友山称,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央企在京相关产业转移势在必行。目前,该公司已与河北省在LED照明、卫星导航两大产业领域建立合作。此次,该公司与河北签署的深化合作战略协议,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把研发力量逐渐转向河北;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董事长胡问鸣则表示,目前,该集团已在河北多地设有研究机构,将在京企业和科研机构向保定、廊坊一带转移,建立以科技创新研发为龙头的产业集群。

  临空经济区架起世界之桥

  广阳新区或成为新国门

  除了产业升级的优势,廊坊发展的另一大助推器无异就是空港经济区的建设。随着投资799.8亿元的首都第二机场开建,新航城“五城六镇”载体,廊坊市正好是其中的一城。首都新机场的建设,不仅仅架起了连接廊坊与北京的“桥”,也架起了连接廊坊与世界的“桥”,更助推着廊坊经济社会的腾飞。借势新空港崛起的廊坊北部文化新区,定位京津新中心,由政府规划开发,规划结构为“一轴三心”。廊坊必将在区域重新定位,绿色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真正成为河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纵观国际一线城市,伦敦、纽约都不仅有优良的港口经济支撑,更有双空港的优势。北京新机场选址北京南,一方面拉动南城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廊坊北部新城的崛起。在以首都新机场为中心辐射外围的30公里区域内,廊坊广阳区成为最大受益区域。此前有很多人士就京津冀明确的“一核、两城、三轴、四区、多节点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提出观点,认为除北京、天津之外,廊坊空港核心区的发展潜力更为巨大。

  之前最明显的例子:在首都机场出现以后,顺义、望京、三元桥都发展起来了。如今的廊坊距离首都第二机场仅有20公里。在未来新机场的投入运营后,廊坊更将承载大批量新机场产业人群及客流,逐步发展成为未来的“新国门”,是未来亚洲重要的门户地区之一。

  仅从距离来看,廊坊成为河北与北京新机场空间距离最近的一个城市。“随着新机场开建,人流、物流、产业流将会迅速聚集,廊坊必须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空港新区就是这一载体和平台。”廊坊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要根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临空经济区整体上按照“一主两副”结构规划建设,新区人口约100万人,主中心位于新机场东侧广阳区辖区,占地115平方公里,两个副中心位于新机场南侧,占地105平方公里。廊坊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为国际化空港枢纽地区,环渤海地区、首都经济圈及河北省的综合性门户新区和核心空间增长点,海陆空联运枢纽,廊坊市的次中心区域。

  “北京新机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面向世界的空中资源,必将对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要根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距机场15公里范围覆盖廊坊的区域基本为空港新区范围,而以半径30公里计算,覆盖区域将约占廊坊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面向未来打造高品质新区

  北部新区最先受益

  借助空港经济区及产业升级转型契机,廊坊正在规划、打造全新城市新区。这其中,廊坊北部文化新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据了解,北部新区自2012年开始规划,新区规划将按照智慧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理念,依据“生态、智能、商务、休闲”城市形态和功能定位,力争把生态文化艺术新区建设成为彰显廊坊城市特质的核心区域。生态文化艺术新区南起北凤道、北至桐万道,东起创业路、西至大皮营引渠,总面积367平方公里,由市民服务中心片区、文体中心片区、会展中心片区、运动休闲片区4个功能区组成。其中,“梦廊坊”文化产业园、丹凤公园、未来创新城市生活实验区项目等均是目前廊坊市重点打造的项目之一。

  作为未来廊坊重点发展的区域,北部新区在建设规划阶段就着重考虑了未来居住人口增长会面临的问题,并做了详细地应对策略,这也为新区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廊坊市生态文化艺术新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市城乡规划局局长许伯介绍,北部新区控制规划坚持围绕“以人为本”核心,各项控制指标的提出都紧贴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城市宜居度来综合考量。比如在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布局上,提出明确的规划要求,新区居住区按500米半径范围设置公共活动空间,100%人口在5分钟步行距离可到达至少一个公园,90%人口在10分钟步行距离可到达至少一个商业空间。

  在低碳上,新区规划建设15条主次干道组成密集交通路网,明确提出道路交叉口控制、建设基地出入口控制、停车场规划具体控制指标,提出提高公共交通使用比例,形成以公共汽车为主体、有轨电车为基本骨架、公共自行车为特色、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常住居民交通碳排放降低50%以上。在生态绿化建设上,规划提出新区城市绿化覆盖率不小于50%,城市屋顶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其中公共建筑屋顶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住宅建筑屋顶绿化率达到20%以上的控制标准,全面落实生态理念,打造城市北部新兴城市试验区。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北京产业疏解的重点区域,坐落于廊坊北部、北京南部的北部文化新区,毫无疑问将成为交通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也将是最先受益者。

关键词:京津冀,廊坊,先机

责任编辑:张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