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堡望乡愁——走进井陉县大梁江村
大梁江村大门。记者耿辉摄 大梁江,不是江也不是河,而是一个历经千年风雨用石头筑起的神秘古堡。只要你有着对故乡的种种回忆,就有必要去看看大梁江。因为在那里,你会记起悠远的乡愁。 每一个故乡的村头似乎都会有一棵古树,大梁江契合了所有人对故乡的记忆。果真,在村口首先迎接我们的便是一棵千年唐槐。 在那浓密的绿荫之下,半边枯死的树身讲述了一个抗日传奇。那一年,日本鬼子的铁蹄踏碎了太行山深处这个小村的安详之梦,敌人想砍杀和烧毁这棵有着象征意义的古槐,但是村民和老树都没有屈服,来年春风吹过,老树被烤焦的身躯之上,便萌发出一枝嫩芽,接着两枝,三枝……最终,又是一树枝繁叶茂,又是一地绿荫团团。 大梁江,古称“甘桃沟”,桃树绵延四十里,因出产的山桃甘甜异常而得名。明代有梁氏大族从山西迁居于此,改名“大梁家”,后又因此地缺水,村民期盼有水滚滚而来,易名“大梁江”,沿用至今。大梁江人依山取材,凿石建屋,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建成了一座神奇的石头城堡。民谚称:“一树一阁一戏台,一宅九院次第开”。徜徉于大梁江,移步换景,一步一世界。 大梁江唯一的大门“灵慈阁”,为清雍正年间重修,扼全村咽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门阁为上庙下门结构,阁上建有关帝庙、观音阁。庙宇建筑奇巧,一方彩色雕花照壁引人注目,照壁正中有一块精美的石雕,雕刻的图案是一个酷似麒麟的神兽,张口吞日,脚踩珍宝,疾驰入海。据考证,此神兽名字叫“公式”(音同“贪”),是贪婪之兽,吃遍万物,最后想吃掉太阳,逐日而奔,终葬身大海。古代此兽多见于官家府衙屏风上,以警示为官者不要贪腐,很少见于村阁照壁。村人称,这块石雕可以说是大梁江口口相传的村规民约,教育着世世代代从大梁江走出去的村人,清正廉洁,远离贪腐。 大梁江共有三街五巷,泛着黑色光亮的石子街道纵横交错,穿行于此,犹如穿梭在石头迷宫中。在大梁江162座古宅院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武举大院。武举大院因清乾隆年间,梁氏后裔梁深考中武举人而得名。大院占地6000多平方米,共有九个四合院,各有门户,又互相连通,房屋达一百多间,俗称“一宅九院”。在大院门前有一方校场,相传当年梁深曾在此习练武艺,为练习指力抠出的一个个深深的石窝仍然印在门侧石头上。 文武兼备是大梁江世代传承的品质和修养。除了演武场,说到以文化人,不得不提村子里的古戏台。古戏台位于武举大院的后门口,建于乾隆年间,四根整块条石打造的石柱撑起戏楼,巍峨气派。映入眼帘的两副楹联,文辞闲雅,令人玩味。其一曰“可删可存格外文章圈外注,不真不幻水中明月镜中花”;其二曰“虎节龙旌喜看蜃楼景色,莺歌凤管欣听月窟音声”。 在村里,我们遇到了一位84岁的老人贡学智,他正一步步地走,一家家地看,生怕落下记忆中的哪个细节。他年少离家到北京工作已有60多年了,退休后每年都要回老家住半个月,望望山,走走老街道,访访老邻居。“得看仔细点、记深刻点,恐怕这是最后一次回乡了。”老人眼里泪花点点。 “企明村,花石县,大梁江是金銮殿”,这是当地流传的民谣,传唱着大梁江古建筑之美堪比皇家的“金銮殿”,更是传递出大梁江人走遍天涯海角,依旧“月是故乡明”“心中最美是故乡”的真实心境。 |
关键词:乡愁,大梁,月是故乡明,甘桃沟,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