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
河北蒙古族可分为四部分:一是世居的蒙古族,包括喀喇沁蒙古和察哈尔蒙古两部。二是厄鲁特蒙古达什达瓦部的后裔,该部原居于新疆伊犁河畔,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移居河北承德市。三是清代驻守围场的蒙古八旗兵丁及家属。四是清朝政府派往各地驿站、关卡及城镇驻防的蒙古八旗官兵。河北蒙古族最早信奉萨满教。16世纪后,全民信仰喇嘛教。 清代,河北蒙古族大部分为八旗官兵,驻守台站、关卡,政治地位低于满族,高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新中国成立后,河北蒙古族政治上享有广泛民主和平等权利,设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在蒙古族聚居地方还建立了蒙古族乡或蒙古族与其他民族联合建立的民族乡。河北蒙古族历史上以牧业为主。清代开始广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建国后,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但因大部分居于山区坝上,自然地理条件差,生产发展缓慢,部分蒙古族尚未解决。河北蒙古族通用汉语汉文,只有张家口北部牧业区和平泉县北部的部分蒙古族在民族内部兼用蒙古语。居于承德、张家口地区的蒙古族,除仍有明显民族心理素质外,风俗习惯已同于汉族。牧业区的蒙古族在饮食、服饰及婚丧嫁娶等方面有显著的民族特点。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历史、文学、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大量珍贵典籍。其中,《蒙古秘史》是中国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巨著,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蒙古族的口头文学以英雄史诗《江格尔》最为著名,它以巨大的概括力生动反映了蒙古族部落战争时代的社会历史,是中国文学史上“三大英雄史诗”之一。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住房,其特点是易于装拆搬迁。一座蒙古包只需两峰骆驼一辆牛车就可运走,两三个小时就可搭盖起来。蒙古包内使用面积大,空气能很好地流通,采光好,冬暖夏凉,遮风挡雨,很适合牧民的生活。 蒙古族的服饰是蒙古袍。蒙古袍身长宽大,右衽,高领长袖,在骑马放牧时能护膝防寒,晚上能当被盖;长长的袖筒冬天可护手持缰,夏天可防蚊叮咬;宽宽的腰带在骑马时可保持腰板的挺直和稳定。蒙古袍的用料有季节之分:夏袍是棉丝质的单夹袍,冬袍是粗布、毛料面的羊皮袍。颜色有男子喜欢的棕色、深蓝色,女子喜欢的橘红、浅绿和粉红,老年人喜欢的青、灰色等。蒙古妇女的帽饰和首饰多镶珠宝和银饰,显得雍容华贵。 蒙古族人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的吃法有"手扒肉":将大块肥嫩绵羊肉用白水煮熟后端上桌,用蒙古刀割下蘸作料吃;"烤全羊":将整只羊去掉内脏,把各种调料填进切口和腹腔内,然后装炉烤制,烤成的全羊外皮香酥、肉嫩味美,是招待贵宾的佳肴。 蒙古族人酷爱饮茶,尤其是用砖茶煮的奶茶。此外,马奶酒也是蒙古族的传统饮料之一。 蒙古族能歌善舞。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独有的深情。长调流行于牧区,而短调则流行于半农半牧区。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和马步最有特色,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热情、粗犷的气质。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等。"好来宝"是一种自拉自唱、即兴创作的表演艺术。它有固定曲调,没有固定的唱词,曲调朴素无华,似小溪流水,韵味优雅,在草原上流行很广。蒙古族人的传统乐器是马头琴。其演奏技法成熟完备,表现力非常丰富,既可表现蒙古族粗犷豪放、浩瀚深沉的性格,又可表达出圆润婉转、如歌如泣的效果。 |
关键词:民族团结,少数民族,反法西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