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两会

【两会@你】孩子们的书包怎样轻起来?代表们这样说……

来源: 长城网综合 2018-03-11 21:40:00
作者:张晓静
分享:

  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以来,国家层面已发布了9道“减负令”,地方出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道。然而,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减反增,家长的焦虑感越来越重。学生“减负”的话题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几十年“减负”,为何孩子们的书包却越喊越沉?一起来听听代表们就此问题的一些看法,河北又是如何做的。

   》》》现状:大部分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

  书山题海、死记硬背、拖堂加课的教育方式,饱受诟病,事实上,减负的要求也由来已久。早在1955年,教育部就下发过《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1990年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还规定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近年来,国家也多次出台“减负令”,其规格之高,措施之细,让人印象深刻。

  刚刚过去的寒假,“影子教育”成了一个热词,说的是校外培训机构的不断扩张。不仅是寒假,孩子们其他的很多课余时间,也交给了补习机构,“负担越减越重,睡眠越喊越少”的情况普遍存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公立学校、补习机构沆瀣一气”“不报课外班就听不到完整知识点”的乱象,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当然,这也增加了家庭开支,有家长甚至发出“月薪3万,竟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感慨。

  在今年两会“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接受采访时,回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减负有关的“三点半”现象。孩子三点半放学,本是为了减负,不过家长却要五点半六点才下班,当中两个多小时成了“空窗期”,给孩子的福利成了家庭的压力。一篇名为《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的网文提出,凡此种种的减负方式,反而把孩子的教育交给了社会,让家长陷入课外培训的“军备竞赛”。家长既希望孩子快乐成长,又期盼孩子“题名金榜”;既焦虑在考试中能否出人头地,还关切是否有一技之长。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减负的困境:减负要真减下去,可能还需要更加全面、综合、系统的制度安排。

  “昨天我家孩子写作业写到了晚上10点,这才小学4年级,再以后可怎么办啊。我听说专家建议一个孩子每天要睡够10个小时才健康。”——张华女士,11岁孩子的母亲。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以后我们就一直陪着孩子写作业,有的时候看着他写的很慢心里又着急、又无奈。心里想着孩子还小,不能每天在写作业上耗这么长时间,但又怕孩子跟不上学校里的进度。”——刘勇先生,9岁孩子的父亲。

  “国家一直在提倡为孩子‘减负’,我们也知道现在的孩子学业上的压力很大,但如果我们真的‘减负’了,孩子成绩跟不上,高考成绩不好,那不就耽误孩子一辈子嘛。想到这也只能咬咬牙让孩子坚持再坚持。”——王卫女士,17岁孩子的母亲。

  “我家孩子还在上幼儿园,还有两年才上小学,但是家里面为了孩子上哪个学校,以后怎么发展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孩子还没上学,家长们就跟着焦虑了。一开始我们是准备顺其自然的,但是看到别的家庭都非常的重视,我们也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拼’一把。”——孙晓女士,4岁孩子的母亲。

  ……

  不难看出,家长寄希望于孩子身上的同时更是陷入一种焦虑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孩子有一个童真童趣的美好童年,另一方面,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希望孩子能上“重点”,考“名牌大学”,“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还希望孩子除了学习成绩好以外,能歌善舞,有个一技之长。这种心态无疑给孩子造成很大的负荷,没有时间享受童年乐趣的同时。从这里就不难看出减负所面临的困境,是整个教育系统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化及招考制度上的“短板”。

  》》》代表这样说!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定州市西关南街小学副校长柴会恩:学生减负更要减心理上的“负”,防止“课内减负课外增”现象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定州市西关南街小学副校长柴会恩。记者 胥文燕 摄

  “减负不仅仅是学生课业上的减负,更是心理上的减负。”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定州市西关南街小学副校长柴会恩说。现在小学正在逐渐减负,但这也衍生出一些问题,小学生课外时间多了,有些“望子成龙型”家长会选择给孩子参加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如果不是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反而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负担,造成“课内减负课外增”的现象。中小学时期是人心理成长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期,心理负担重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柴会恩代表认为,学生减负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大命题,需要全面、综合、系统的去考虑,需要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柴会恩代表建议把城区学校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留足教育发展空间。同时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如何真正让学生轻了书包,柴会恩代表继续说,教育质量不能单单理解为考试分数的高低,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要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议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联动,不单单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把书法、绘画、音乐、体育等纳入学生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搭建家校共建平台,通过家访、电话沟通、微信群互动等多种形式把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传递给家长,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从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程度,还是从学校和家长自身的认识上,都越来越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小学生真正减负,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柴会恩代表信心满满。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一中教师尤立增:从“教书”到“育人”是减负的必经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一中教师尤立增。李相伯摄

  尤立增代表认为,减负应该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变革”,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应该为孩子乃至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成人观。

  对于尤老师来说,每个孩子都是一盆绿植、一束花朵,“我们需要像园丁一样去呵护和修剪他们,他们需要阳光,也需要经历风雨。”他认为,应该让孩子在保有天性的基础上,得到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不是尚未成熟,身心已经被压力磨平了棱角。

  让教育回归本质,关切孩子“飞”得累不累,而不是高不高。也许这种关切,才能够真正把孩子们从越来越沉的书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学会享受生命最纯良最自然的状态。

  “我觉得对每一个孩子而言,让他保持身心的健康成长,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取得最大化的发展就是一种最大的成功。”尤立增代表如是说。

  》》》河北这样做!

  河北将“硬拳”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河北省将“大力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减轻中小学生校外课业负担”作为2018年突出重点、着力攻坚的十个方面之一。“我们要出实招、打硬拳。”河北省教育厅厅长杨勇在讲话中强调:“切实减轻孩子校外培训负担,把快乐还给孩子。”

  杨勇表示,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对优质、多元教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一些民办教育机构利用家长这一心理,在资本逐利的追求下,宣扬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制造‘过度教育服务’,造成了中小学生新的课业负担。”而个别民办教育机构收费高、管理乱、办学不规范,遭到群众的诟病,甚至干扰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

  近日,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四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河北省将开展专项调研,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问题台帐,制订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记者了解到,该省将开展违规办学综合治理,严查公办学校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挂钩招生、利益输送以及公办学校教师到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任教行为;同时还将严格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资质审查,加强对无证无照机构的整治。

  河北将建校外培训机构问题台账

  近期,河北将开展专项调研,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问题台账,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开展违规办学综合治理,严查公办学校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挂钩招生、利益输送以及公办学校教师到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任教行为。同时,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严格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资质审查,加强对无证无照机构的整治,查处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改善市场秩序和环境,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而不是干扰者。

  针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对优质、多元教育服务的需求,河北还将深化课后服务,避免学校减负的“挤出效应”。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担当,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努力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加强督导检查,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加强教育宣传,推动学校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切实减轻孩子校外培训负担。

  河北将严查公办学校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挂钩招生

  河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省将开展专项调研,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问题台账,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开展违规办学综合治理,严查公办学校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挂钩招生、利益输送以及公办学校教师到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任教等行为;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严格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资质审查,加强对无证无照机构的整治,查处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改善市场秩序和环境,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而不是干扰者。

  与此同时,河北省将深化课后服务,避免学校减负的“挤出效应”。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将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河北省教育厅将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加强督导检查,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

  石家庄:严控“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

  2018年石家庄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今年石家庄将规范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推进现有民办学校平稳有序分类管理。建设石家庄市民办教育信息平台,建立民办教育信誉体系,公布民办教育“白名单”与“黑名单”。同时,石市将全面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选课走班将成为普通高中学校教育组织的新形式。

  会议指出,石市将大力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多部门联合集中开展专项治理与督察,严格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资质审查,加强对无证机构的整治,严查公办学校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挂钩招生、利益输送以及公办学校教师到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任教行为。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石家庄将严查、重处义务教育“赶进度、超难度”教学现象;严格落实“一科一辅”等教辅材料征订规定;严格民办培训机构准入制度,严控“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公布民办教育“白名单”与“黑名单”,培树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依法办学先进典型,发挥激励导向和示范引领作用。

  保定市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科学安排作业量

  关于学生作业量的问题,保定市教育局一直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减负万里行活动”,要求各县(市、区)中小学校科学安排学生作业量。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逐步建立起家庭作业公示制度,并保证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学生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学生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学生不超过60分钟,初中学生不超过90分钟,高中学生不超过120分钟。

  》》》新闻深一度:

  【网友问两会 长城全直播】速戳!您收到一条“学生减负”新消息!

  尤立增代表与长城新媒体主持人朝阳、筱雨为2018全国两会点赞。记者 耿佳 摄

  “网友问两会,长城全直播”活动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特级教师尤立增代表做客直播间,与网友谈谈中小学生“减负”话题,在线解答网友问题。【点击这里查看详细】

  》》》热点评论

  “给学生减负”为何牵动人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件小事引来不少家长关注,那就是“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表述。而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将这一问题列为非补不可的“民生短板”。中小学生的书包,为何成了如此“高层级”的议题?

  应该说,目前,考试仍然是教育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整个社会的资源调度就会朝向哪里。要减负,还应克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策略,形成全面可行的长效机制。说到底,要从源头上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杜绝减课时不减考试的表面文章;要“调结构”,着眼综合素质、调整课程大纲,也要“提质量”,减少机械重复,激发学生兴趣;要疏通机制的阻碍,也要堵住课外培训恶性竞争的漏洞……总之,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切莫把减负这一手段当做根本目的。

  从这个角度看,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政府工作报告会关注给中小学生减负。可以说,减的是负,提出的却是一个教育改革的大命题。出台文件、落实措施,都相对容易,但在现实土壤与利益格局中,谋定全局的策略,摆正各方的角色,却有大量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给孩子们“减负”,应该是一致的认识;素质教育,更是共同的期望。将招录制度的改革做足,将教育资源均衡化做实,才能真正让孩子们的童年丰富多彩。

  有委员说,“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确,教育中的各方,都不能置身事外。家长的心态要更平和,学校的方法要更优化,辅导机构的组织应更有序,特别是教育部门要有大作为。只有各方相互理解共同给力,才能撑起孩子更美好的未来。(石羚)

  积极看待“9.20无作业日”

  白纸黑字,这一签名意味着今后的每个9月20日,签过名的校长所在的学校在这一天都不会给学生布置作业。应该说,这份承诺对于缓解学生的作业压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当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一年365天,只有一天不布置作业意义不大,更何况学校不布置作业不代表当天去参加的课外班、补习班不留作业,如此一来,学校是做了减法,但家庭却做了加法,也无济于事”。

  诚然,这样的质疑不无道理,但我们也不能过于悲观甚至是“偏激”,每当一部利民的新政策出台,质疑声便纷至沓来,例如前段时间“长沙小学早上上课时间推迟半小时”的新闻一出,瞬间引发全民热议,有些人认为“这一政策体现了长沙市教育局的人性化管理,小学生推迟半小时上学,可以让孩子多睡半小时的觉,理解万岁!”,也有人表示这一政策的出台治标不治本,而且还会给学生家长带来“送孩子上学与交通负担”等一系列问题,并不看好。由此可见,想要真正地为学生减负,没那么简单。

  对于“无作业日”的设立,也有一部分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到学校学习,做作业“天经地义”,现在不做作业了,就是对学生撒手不管了,其实不然。应该说,设立“9.20无作业日”,只是倡导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让孩子拥有管理自己时间的权利,自己做时间的主人,意在唤醒学生内心的自主、自立与自觉,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把写书面作业的时间腾出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与各类科普活动,让孩子更为主动地、有兴趣地学习,想来这种方法更能适应当今社会对自由自主追求的发展。由此看来,“9.20无作业日”的设立,具有积极意义。

  无论是设立“无作业日”还是“推迟上课半小时”,归根结底,都是在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着想,即便其中确有不妥之处,但初衷总是好的。因此,我们为何不端正自己的态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无作业日”,即便只有1/365的意义,对于渴望不受作业“压迫”的学生而言,也是一件值得高兴和有意义的事,不是吗?(邱璨)

  给学生“减负”从减轻书包重量开始

  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现实中,小学生的小身板儿经常被“重量级”的书包压弯。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如果学生有骨质疏松的话,一旦书包重量超过体重的10%,就很容易引起学生脊柱侧弯。负重20分钟,可压缩脊柱6至8毫米。可见,如果购买的书包欠缺护脊功能,家长也缺乏专业指引,就很容易给孩子的脊柱带来伤害,如果任其发展,则很可能发展成器质性脊柱畸形。

  给小学生减负已经喊了许多年,但现在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2013年8月,教育部在其网站上公布过《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做到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不留作业(后改为减少作业)、规范考试、等级评价、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每天锻炼1小时、强化督导等,旨在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家长对这些规定拍手叫好!然而,给学生“减负”却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战役,总是在进行中,书包不但没轻,孩子的压力反而更大了。

  分分,学生的命根。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无论学校还是家长,谁也不敢不拿分数当回事。为了让学生考取好的成绩,在升学考试中占有优势,学校只有通过增加学生的作业和补课,千方百计提高成绩,这也是目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然而,课业负担过重,直接影响着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到国家未来人才的成长。如果不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化解学生的升学压力,孩子们何以健康成长?

  想让减负真正落到实处,就要减轻孩子和学校的升学压力。为中小学生“减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和难点。2013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认为,教育质量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为此,我们要改变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标准和现状,尽快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

  “减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他们成为身心自由发展的人,而不是只会考试的机器人。让孩子自由健康发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需要形成社会共识。“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是学校、家庭、教育部门所能独立解决的,不能奢望一蹴而就。打好减负持久战,就让我们从减轻学生书包的重量开始吧。(芦静)

  (据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长城网、河北日报、燕赵晚报等综合)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 关键词: 两会,减负 ]
[责任编辑: 赵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