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小红薯做成“甜蜜的大产业”——邱县发展优质红薯产业的调查

来源: 河北日报  贡宪云 梁韶辉
2018-05-22 09:37:35
分享:

5月16日,邱县邱城镇红薯育苗基地大棚里,天恩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移植薯苗。记者陈建宇摄

  掰开一个新鲜出炉的小红薯,红皮黄心,外焦里嫩。趁热咬一口,细腻无筋,软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我的红薯可跟普通红薯不一样,是从国外引进的优质原种,经过科学种植,无论外观,还是甜度、糯度和香度都比普通红薯强多了。”邱县邱城镇红薯种植大户马建波说,“品质好,价格也水涨船高,是普通红薯批发价的10多倍。”

  以前的农家土货红薯,在种植大户的带动下,如今“身价倍增”,成了邱县农民眼里的“金疙瘩”。目前,邱县已建成工厂化育苗大棚110个,每年育苗6000万株,建成优质红薯种植基地1.6万亩,年产红薯9600万斤,产品畅销北京、上海、济南等全国大中城市,带动农民增收3000万元。在邱县,小红薯成了“甜蜜的大产业”。

  优品质,创品牌,红薯晋级高档食品

  在马建波成立的河北沐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里,摆着3份红薯样品:贡薯、蜜薯、香薯。“目前我们主推的就是这3个品种,正在试验的新品种还有十几个。”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聚焦‘三农’问题,做农业大有可为。”2012年,原本做电器代理的马建波,毅然转身投入农业,成立了河北沐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初,马建波在县里举办的一次特色种植培训活动中得知:沙土地适合种红薯。邱县属黑龙港流域区,沙质土壤居多,红薯种植历史悠久。“能不能种优质红薯?”自小在邱城镇农村长大的马建波,第一次萌生了这种念头。

  “邱县也曾经大面积种植过红薯,但后来因为红薯品质一般,市场销路不好,种红薯的人越来越少。”马建波多次到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地调研市场后发现:尽管国内鲜薯销售的厂家很多,但优质红薯仍然供不应求。

  种出好产品,选种是关键。在县里技术部门的引荐下,他选用了由河南省农科院提供的从日本引进的优质原种,经过脱毒育苗后,自己试种了十几亩。“种出的红薯不管烤还是蒸,口感很好,不仅在市场上卖出了高价,而且回头客特别多。”趁热打铁,2017年,他将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450亩,并为红薯产品注册了平丘山商标。

  “这3种红薯是我们公司经过各种试验,从12个品种中筛选出的3种特别香甜的红薯产品,在北京、上海等超市能卖到一公斤40多块钱,网上每公斤售价20多块。而一公斤普通红薯的市场批发价,高的七八毛,低的三四毛。”马建波说,与普通红薯比,他们的产品摇身一变成了高档食品。

  价格这么高,销量怎么样?“我们的客户有北京京东7FRESH生鲜超市、上海薯之语食品公司、河南小农丫农业科技公司、石家庄北国超市……”马建波翻着长长的账单说,“优质红薯不愁卖,去年以来已卖出50多万公斤。”

  为打响品牌,除了线下交易外,马建波积极利用农村电商、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营销活动。去年,仅在淘宝和畅销网两家平台,就实现网上销售红薯15万公斤。

  标准化、专业化,红薯有了新种法

  “种植密度要稀点,每亩3500棵苗就行了,多了苗长不好。”“红薯苗要斜插不要直插,不然长出的红薯个大量少……”4月1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薯种植大户培训会在邱城镇举行,主讲人是曾在河南省农科院就职的全国知名红薯专家蒋旭。

  “种了几十年的地,真没想到红薯可以这么种。”参加培训的54岁的前段寨村村民郭跃华说,过去他们种红薯光顾着产量,怎么高产怎么来,现在,着眼于市场需求,更加重视红薯的品相、口感,“种红薯再也不能老一套了,而要按照专家提供的技术规程来。”

  “过去人们种红薯除了盲目求量外,还有施肥过多、打药过重等弊端。”蒋旭说,在邱县农业局等单位的邀请下,他多次来到县里进行技术培训,推广科学施肥、深耕起畦、膜下种植等新技术。“红薯不能成为‘肥罐子’‘药罐子’。要多用生物肥、物理肥,少用或者不用化肥。精准打药,过去花二三百块钱打农药,现在二三十块足够了,效果还更好。”蒋旭说。

  “今年有哪些新品种?”“有没有实用技术要推广……”在河北沐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会议室内,一群人正围着马建波,商谈着今年4月底就将开始的“红薯大计”。

  “这些都是我的社员。”马建波除了是河北沐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外,还有一个身份——邱县天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介绍,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服务、收购,农户负责种植,公司负责对外开展各项业务,现已吸引社员360户,其中大多是红薯种植户。

  他们外聘技术专家6名,为社员进行技术指导,并制定了从育苗、施肥、治虫到收获的基本种植流程,向社员推广。同时,建立了红薯等级评定标准,从重量这一项来说,100-150克为一等果,150-300克为二等果,300克以上的纳入次果范围,不收购。“加上超重果,每年大概有1/3的次果率。但因为合作社收购价比市场价高出不少,社员还是获得了较高收益。”马建波说。

  “只有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标准,是平丘山红薯走俏全国的重要原因。”马建波说。

  强龙头、延链条,红薯将成大产业

  在邱县新马头镇东常屯村的万亩红薯育苗基地,一排排钢结构、罩着薄膜的白色大棚连片铺陈在公路一边。每个大棚外面,贴着大棚编号、红薯品种,里面则是刚刚长叶的嫩绿的薯苗。

  “我们建成了全县最大的工厂化红薯育苗基地,共有110个育苗棚,占地200多亩,年产薯苗6000万株,20多个品种,可满足上万亩地红薯种植的需求。”河北卫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卫强说。

  他不仅从事红薯种苗培育,还成立了卫强专业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吸纳社员200多人,种植红薯2000多亩。去年,帮助农民销售红薯超过千万公斤。

  而在万亩红薯育苗基地旁,则是两个白色外面板的组装式冷藏库,容量一个为100吨、一个为50吨。

  “薯苗由企业提供,技术由企业指导,销售由企业负责,暂时卖不了或者想卖高价还可以存冷库,产业链条延长了,红薯种植越来越有保障了。”邱县新马头镇闫村农民赵志春说,去年他种了70多亩红薯,刨去各种成本,每亩地纯收入2000多元。

  “术业有专攻,要让农民自己育薯苗、搞销售,肯定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引进龙头公司,让他们发挥专长,助力农户红薯种植。”邱县县委书记孙志英说,去年,他们专门设立红薯工厂化育苗补助资金,向河北卫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补助资金160万元;向全县4个冷藏库项目补贴资金30.5万元。

  该县以卫强等公司为龙头,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提高红薯产业化水平。目前,建成优质红薯种植基地1.6万亩,重点培育形成金盛农场、邱县富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0多个新型经营主体。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被誉为是健康食品和长寿食品,发展前景良好。”孙志英说,他们将以优质红薯产业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今年,筹备设立红薯产业示范园、建立脱毒育苗中心,并积极争取一批红薯加工企业落户。

关键词:红薯,产业,调查责任编辑:陈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