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2岁的刘俊兰,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4岁时父亲去世,刘俊兰随着母亲改嫁到南皮县康官屯村。继父弟兄5个,因为生活条件贫困,四叔快50岁了才娶了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妻子。没过几年刘俊兰的叔叔婶子相继去世,留下年幼的弟弟刘宝无人照看,刘俊兰和家人商量决定,把弟弟接回家自己照顾。
那时候的刘宝每天满大街流浪,身上的衣服也都是破烂不堪,浑身灰土,肚子饿了也是东家给点,西家给点,就是一个“野孩子”。刘俊兰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虽然和这个弟弟没有一点儿血缘关系,但心地善良的她实在不忍看着弟弟四处流浪,在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收养刘宝。
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刘俊兰自己的两个儿子还年幼,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一家人靠种地和打零工挣钱,勉强维持日常生活。
尽管如此也并未动摇乐观善良的刘俊兰收养弟弟的决心,她毫不犹豫地将家门向弟弟敞开,让他到点能有一口热乎饭吃,也让他不再受风吹日晒雨淋。
从把刘宝接进家门的那一刻起,刘俊兰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刘俊兰在心里暗暗的对自己说:“再苦不能苦弟弟,一定要让他过上好日子。只要我的孩子有的,我也一定尽力满足他,他不比任何一个孩子差!”就这样五口之家的生活开始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宝也一天天长大。刘宝生病,最难受的就是刘俊兰了,水痘对于孩子来说是一道关口,刘俊兰自己没有经验,急得手足无措。打针、吃药,刘俊兰没日没夜的守在他的床边。得知刘宝并无大碍时,刘俊兰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刘宝慢慢地好了起来,而她自己累得瘦了一圈。
因为孩子在县城上学,为了方便照顾,一家人便在城里租了两间房子,刘俊兰负责在家照顾孩子,丈夫打工挣来的钱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对于刘俊兰这样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抚养三个孩子的负担可想而知。
由于经济负担的加重,刘俊兰在种地打工之余开始做些小买卖贴补家用。心地善良的刘俊兰,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而且变得更加坚强。尤其是在刘宝长大进入学校后,她对弟弟更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由于担心刘宝因家庭的遭遇而心生自卑,刘俊兰总是把家中最好的都留给他,并经常鼓励开导他。
十几年来刘俊兰用一颗善良的心,让这个孤儿弟弟有了温暖的家,并健康快乐地成长,尽管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这份情感却浓于血缘,不是母亲但胜似母亲的刘俊兰,用大爱谱写了感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