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雄安新区立起绿色建筑

来源: 人民日报  
2018-07-18 09:59:43
分享:

  小朋友们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参加体验活动。人民视觉

  河北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最近正式启用。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园区是雄安新区首个城建项目,也是新区第一座“绿色建筑”,其中蕴含许多创新的绿色元素。一片新绿预示春天的到来。有关专家说,从这里可以管窥未来雄安新区的绿色建筑和低碳运行。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位于容城县城以东,距离新区管委会临时办公点约5分钟车程,园区有8栋单体建筑,用于政务服务、会议培训、党政办公以及低碳智慧城市生活体验等。这里已经成为热门“景点”,今年“五一”3天假期,来自全国各地的5万人次游客参观了这几座貌不惊人的小楼。

  装配式建筑“搭积木”

  施工过程节材节能节水,减少噪音,很少产生建筑垃圾

  从容城县城出发,一路都是柏油路,到了园区外围,路面变成插槽式:混凝土板块互相咬合,每个板块有两张乒乓球台那么大。中国雄安集团规划建设统筹部工作人员蔡啸说:“园区道路是临时的,采用装配式道路,先用混凝土预制,运来直接安装,今后可以循环利用。”园区南边原有市政路,其余3面都是装配式道路,共约2公里。

  走进一座楼房,看不到钢筋水泥的痕迹,到处严丝合缝,像乐高玩具一样。工作人员说,这里都是绿色装配式建筑,主体是钢结构,外墙是铝合金玻璃,采用高度集成化、工业化的装配体系,钢柱、钢梁、楼板和楼梯等“零部件”均是工厂化定制,现场吊装。相比传统的现场施工,装配式建筑更加标准化,节材节能节水,减少噪音,很少产生建筑垃圾,比同体量工程施工速度快2至3倍。

  企业办公区是6栋集成房屋,大多为两层。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房屋也是集装箱式、模块化的装配式建筑。按照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要求,选用绿色建材,开发选用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建材,以及更高环保认证的建材、旧物利用和废弃物再生的建材。

  装配式建筑是指工厂化生产的部品部件,在施工现场通过组装和连接而成的建筑,它以装配化作业取代了手工砌筑和现场浇筑作业的方式,如同“搭积木”一般。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我国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最近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鼓励新建建筑采用绿色建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装配式建筑,无疑将是雄安新区绿色建筑的主力军。

  记者看到,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建筑最高只有5层,没有玻璃幕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说,根据规划纲要,新区将严格控制建设摩天大楼,让天际线更自然。

  将节能作为“第一能源”

  建成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安装地源热泵系统,将全部采用清洁能源

  新区地热资源丰富,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安装了地源热泵系统,把水管引入地下,利用地热“烧水”,然后送到地面,经过冷热转换处理,利用电来提取能量,为园区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等提供能源,每天最多可提供100吨生活热水。工作人员说,园区采用冷热暖一体化供应系统,相比传统供能更加清洁、高效。初步测算,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0吨。

  根据规划,未来雄安将全部采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消费不低于5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分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高均海说:“当地有地热资源,附近白洋淀有大面积芦苇,可以利用芦苇转化成生物质能源。张北等地有充裕的风能、电能可以调入。”

  走进行政服务中心,二楼办公区玻璃窗关得严严实实,非专业人员打不开。工作人员说,这是被动式门窗系统,利于保温隔热,节能效果很好。

  什么是“被动式”?工作人员解释说,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由德文翻译而来,简称被动房。它集建筑和节能技术为一体,极大地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大幅减少建筑主动向外的能源需求。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园区建筑采用外墙保温系统、密封性处理、无热桥设计等,尽量减少能量损失,充分利用自然能源。这类似于老式的冰糕箱,给冰糕盖着厚棉被,外边热气进不去,里边凉气出不来。在保证室内舒适的前提下,实现低能耗运行,同现行节能建筑标准相比,可以节能50%以上。有关专家说:这么大规模的单体建筑建成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目前在国内还不多见。

  高均海说:“节能就是‘第一能源’,根据规划,新区起步区新建住房执行75%以上节能标准,新建公共建筑执行65%以上节能标准。”

  新区打下蓝绿底色

  垃圾预处理后分类出园,绿地和人行道铺设透水砖,修建多处下凹式绿地

  雄安新区坚持绿色、低碳市政运行,市民服务中心率先示范。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禁止行驶燃油车。记者前往探访时,在附近停车场下车,换乘通勤的电动大巴进入园区。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后,来客都要换乘新能源车。当然,服务中心鼓励步行、骑单车等更加低碳的出行方式。

  共享汽车在这里开始试水。5月16日,北京一家公司在服务中心投放20辆电动共享汽车,开始试运行。服务中心停车场配置了一批充电桩,容城县城等地也在规划设置充电桩。

  未来的雄安倡导“公交+自行车+步行”的低碳出行模式,起步区绿色低碳出行占九成,解决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先行一步。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新区将全面实施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分类运输处置,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5%以上。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园区引入“绿色生态岛”建设,垃圾收集后分别送到可回收压缩区、有毒有害垃圾区、餐厨垃圾区,在园区内预处理,分类出园。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着力建设成为“海绵型”园区。绿地和人行道铺着透水砖,停车位铺着植草砖。道路两旁有浅草沟,雨水经浅草沟渗透、过滤后,进入收集系统。园区修建了多处下凹式绿地,丰富了景观层次,还增加了8000立方米的雨水滞蓄容积,实现园区雨污零排放,节约景观用水。

  蓝绿是雄安的底色。在园区外围,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有草坪间隔,既是绿地,也保障行人安全。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公司工作人员张亮说,园区园林景观工程面积约21万平方米,其中造林绿化约14万平方米。在树林里设置了两条健身步道,总长1500米的慢跑运动环道和750米的漫步健身步环道,均为林荫路,人们行走健身时可以免受太阳暴晒。

  根据规划,新区蓝绿空间占70%,建设开发区仅占30%。新区森林覆盖率将由目前的11%提高到40%。在雄安立起的将不仅仅是一座新城,更是绿色发展的理念。

关键词:绿色,建筑,雄安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