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召开 最全的会议信息在这里

来源: 长城网综合  张冲
2018-07-28 22:49:00
分享:

  7月2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两周年和唐山抗震救灾42周年之际,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在唐山召开。会议以“防震减灾科普先行”为主题,总结近年来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经验,分析新形势新要求,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着力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下面小编为你准备了一份详细的会议信息,请查收!

  》》》会前,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会见与会领导并举行工作座谈会

  王东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28日视察唐山时,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要求,体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和深远的战略眼光,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北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把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自觉践行“四个意识”、认真落实“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大政治任务,大力弘扬唐山抗震精神,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健全体制机制,整合各种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建设,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我们将以此次大会在唐山召开为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防灾救灾人才队伍、物资储备、基础工程、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强化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深化防震科普知识宣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希望应急管理部和中国地震局继续关心支持河北,在重点地区防震救灾、重大项目建设、地震科学研究和普及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和支持,帮助河北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许勤省长出席大会并致辞

  许勤省长在致辞中说,唐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在这里举办,有着特殊重要意义,是对唐山抗震救灾伟大胜利的最好纪念。两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救灾减灾新理念,为我们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有效抵御自然灾害、造福人民群众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将坚持思想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引航定向;强化科技支撑,把科技创新作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科学认识致灾规律,为减轻灾害风险作出努力;加强科学普及,普及地震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提升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希望国家有关部委加强对河北的支持,希望与兄弟省市深化沟通交流,希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作主报告

  郑国光在报告中说,本次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以及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致信精神,以“防震减灾科普先行”为主题,总结近年来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经验,分析新形势新要求,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着力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要努力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防震减灾科普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防震减灾科普社会化工作格局、打造防震减灾科普品牌、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实现防震减灾科普事业可持续发展等六个方面,精准发力见实效,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前后,举办系列配套主题活动

  唐山举办防震减灾科普展

  7月27日,防震减灾科普展在唐山市开展。据了解,防震减灾科普展是全国地震科普大会的配套活动之一,分为科学认识地震、夯实灾害监测防线·建设地震预警网络、打造安全韧性城乡·提高震害防御水平、科学理性应对地震·提升应急避险能力、驱动科技创新力量·加强抵御灾害能力、与地震风险共处·共建美好安全家园六大板块。展览借助三维全息、人工智能、VR等新技术,重点展示了防震减灾优秀科普作品和地震科研最新成果,如高铁地震监控系统、港珠澳大桥地震安全监测与评估系统、无人机搭载式生命搜救系统、电磁监测实验卫星等。展览突出科普、人文、开放、活泼、创新的特色,让公众能够很快融入其中。

  全国防震减灾知识大赛决赛在唐山举办

大赛现场,选手进行实操题环节的比赛。记者金宗明摄

  7月27日,以“防震减灾知识先行”为主题的全国防震减灾知识大赛决赛在唐山举办。大赛共分五个环节,分别为实操题环节、必答题环节、抢答题环节、速记题环节、风险题环节。选手们发挥优势,精彩作答,充分展现了青少年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防震减灾意识。

  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科普展馆开馆

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科普展馆开馆。记者金宗明摄

  7月28日,在纪念唐山抗震42周年的特殊日子,新改展的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科普展馆正式开展。

  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科普展馆是全国首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据介绍,唐山对地震科普展馆累计投入资金795万元,新增了地震科普全息剧场、地震科普知识抢答、新型抗震建筑模型等展示方式,让以前单纯的展馆兼具参观、教育、培训、游学等多种功能。

  》》》总结经验!近年来,我国防震减灾科技实现飞跃

  前沿技术显现实力

  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在地震科学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是黄金救援时间。对此,一台搭载了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无人机,仅需3分钟部署时间便可快速起飞,适合紧急搜救和大面积搜索任务,为地震救援行动争分夺秒。它即使在黑夜、浓烟或树林中也能进行搜索,还可同时探测多个目标。

  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生产的我国第一台执行废墟搜索任务的可变形机器人闪亮登场。该机器人已在四川省芦山“4·20”强烈地震灾害现场投入使用,协助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完成了多处废墟和危楼的生命搜索排查与灾情勘测任务。如今,它还多了一位好搭档——蛇形探查机器人,专门用于狭小空间及管道探查等。

  多年来,由中国地震局实施的“地下明灯”计划,就以发展小规模流动人工震源为契机,对地表以下数百米范围内精细结构成像,服务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探测需求。此次展览还演示了一番模拟新疆呼图壁大容量气枪震源主动探测系统操作,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区域地震趋势判定。

  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防震减灾科技进步明显,在地震科学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今年2月份,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地震天地一体化观测的革命性进步,将有效支撑地震观测新方法的探索和发展,提高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认识;

  此外,我国科学家发展绿色人工震源探测技术,探索地下结构微小变化,在国际上首次突破内河流域主动源激发和数据接收技术;

  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国际科学界予以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计划顺利实施,获取了南北地震带约200万平方公里的地下精细结构,数据质量和处理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应用服务民生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成为地震科技攻关的重点。在这方面,地震部门对第五代国家地震区划图采用了小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动预测等核心技术,充分考虑“极罕遇地震”对社会经济带来的灾难性冲击,消除了不设防地区,大幅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地震防护安全水准。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及紧急处置技术历经4年联合攻坚,突破了P波预警、阈值报警等关键技术,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在福厦线、成灌线等部分线路开展示范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拥有高速铁路地震预警技术的国家。

  与此同时,减隔震技术得到充分推广。“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减隔震建筑6000余幢,约占世界的一半。

  值得关注的是,增强农村住房御灾能力仍是防震减灾的关键。针对各地不同自然条件和地域特色设计的各类抗震技术,使得农村安全民居工程惠及6000多万人,我国农村千百年来对于地震灾害不设防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近年来,新建地震安全农居经历多次中强地震,特别在新疆等地区基本实现了6级地震人员零死亡。

  中外合作协同创新

  目前,我国已围绕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积极的国际合作,成果丰硕。

  截至2016年,中国地震局已与全球77个国家、13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其中40余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地震合作协议。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签订了22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在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积极合作。

  》》》明确目标!2025年中国将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四化”

  2025年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创新化、协同化、社会化、精准化这一“四化”目标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防震减灾科普主题更加突出。坚持以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为主线,更加关注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深入普及地震灾害“防的知识、抗的方法、救的技能”,倡导与地震风险共处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是防震减灾科普产品更加丰富。激发防震减灾科普创作活力,探索建立防震减灾科普项目化管理模式,形成适应城镇劳动者、青少年和儿童、社区居民、农牧民等不同群体需求,满足科学防震、科学避震、科学减灾要求,集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更加丰富的防震减灾科普系列作品。

  三是防震减灾科普能力大幅提升。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建设,推进防震减灾纳入科技场馆建设,发挥地震遗址遗迹科普作用,推动科技设施向公众开放。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信息化,建设防震减灾科普资源库和新媒体传播平台,拓宽互联网传播渠道,提高防震减灾科普传播覆盖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兼结合的防震减灾科普创作队伍和专家队伍,提升防震减灾科普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是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有效利用全社会科普资源,加快完善开放合作、资源共享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科普工作激励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防震减灾科普社会化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合力不断增强。

  》》》地震科普小知识

  地震来了怎么办?别慌!3分钟动画教你如何应对

  视频:3分钟动画教你应对地震紧急逃生

  地震,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全国共有23个地震带,分布在西南、西部、华北、华东沿海和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乌鲁木齐等大中型城市都处在地震带上。据《中国国家地理》的数据显示,20世纪以来,我国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死亡人数55万,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害比较复杂,它和人口密度、房屋质量、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等因素相关。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害比较复杂,它和人口密度、房屋质量、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等因素相关。以人口密度来说,西藏地区是中国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但那里地广人稀,地震带来的伤亡较小。那如果地震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是否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呢?不一定。如果建筑和房屋盖的结实、抗震等级高,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

  抗震设防烈度是我国对建筑抗震设立的一个标准。根据修订后实施的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我国取消了全国不设防地区,在这之后建设的房屋至少要达到7度设防。那在这之前已经建成的居住建筑的抗震水平又如何呢?

  面对地震灾害,相对结实的建筑是框架结构的,10层以上的楼房比较多见。

  农村自建房大多是土木结构,抗震性很差,在汶川地震这种震级下基本无法幸免。而在县市一级,建筑以多层砖混结构为主,10层楼以下居多,虽然也有部分钢筋水泥,但因为用砖量大、脆性强,抗震等级不高。相对结实的是框架结构,在10层以上的楼房比较多见。而最让人放心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通俗点讲就是全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楼房,类似这种结构的楼房在汶川地震中几乎都没有震塌。

  目前,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大多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所以如果你住的是这样的楼房,抗震性能就比较好,因此并不是楼越高就越危险。

  地震来了千万别慌,掌握正确的逃生方式能够更好面对紧急情况。

  说了这么多,万一真的发生了地震该怎么办呢?这些行为不可取!盲目逃出建筑物,惊慌失措跳窗户,逃生时拥挤推搡。地震来了千万别慌,从感到震感到最强的地震波需要一段时间,建筑物被破坏也需要时间,因此掌握正确的逃生方式最重要。

  如果你身处农村平房,屋外是空矿区,那就保护好头部尽快跑到室外。如果你身处城市的高楼,等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再离开,离开时千万不要搭乘电梯。逃到室外后,在农村应当避开山边和水边的危险环境,在城市应当避开高大建筑物和人多的地方,躲避到广场等开阔地带,并保护好头部,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没有办法躲避到室外的话,应当迅速躲避在各种坚实的家居下,或暂时躲避在承重墙较多、空间较小的房间,确认安全后再转移到室外。

  这里有一个误区,所谓的“生命三角”法并不靠谱。因为地震时产生的晃动无法预知哪些地方是三角形空间,地震中飞起的各种杂物和碎玻璃也会对你造成伤害。国际通行的地震逃生原则是遵守“伏地、遮挡、手抓牢”原则,应当去重心较低,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紧紧抓牢桌子腿,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这种方法在房屋不会坍塌的情况下更安全,到目前仍然是有效的。

  地震因为不能预测,所以家里、车里要常备应急包、手电、哨子、电池、创可贴、止血用品和口罩等物品,再加上四瓶500毫升的矿泉水、罐头,放在顺手好拿的地方,紧急时刻足够你撑一天。地震时要学会随机应变,在家或学校,手边杂志、垫子、被子、背包都能拿来保护头部,及时藏身于桌下、讲台旁、墙角、厕所,也是正确选择。

  在商场购物也别急,避开货架和橱窗,跑到通道处,用购物筐顶在头上,屈身蹲下。走在街上,不光要小心广告牌、砖墙、门柱、自动售货机,还要警惕大楼上掉下来的碎玻璃。

  看到被埋的人,先观察情况。遇到长时间被压手脚的,立马通知医护人员,如果胸部被压,就要先挪开重物,还要小心余震来袭,多学一些救生方法,才能以防万一,毕竟地震从来不曾给过我们任何暗示。

  在需要求救时,电话很可能打不通,可以尝试使用短信或走数据流量的通讯通道,占用资源少,可以很多人同时使用。

  如何抓住地震黄金12秒

  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及时采取自救行为或逃离现场,常能获救或避免死亡,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据长城网、河北日报、国家应急广播网等综合)

关键词:地震,科普大会,唐山责任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