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廊坊讯(记者祝雪娟 孙泽恒)纸类、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回收物、湿垃圾、不可回收物......盛夏时节,记者来到了香河县香城郦舍小区,只见小区中心花园里矗立着一排蓝灰相间的垃圾分类智能设备,不时有居民将分好类的垃圾放入相应的垃圾箱内。
小区居民金淑荣告诉记者,每天早晨,她都把家里的垃圾细致分类,投放到小区的垃圾分类智能设备,这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你看,垃圾投到这个智能垃圾箱还可以领积分,通过相关手机软件或直接在垃圾分类智能设备上操作获得二维码,将二维码贴到垃圾袋上,再投放进相应的箱子里就可以了,用积分可兑换牙膏、牙刷、洗衣粉等日用品。如今,小区里没了脏兮兮的垃圾桶、闻不到刺鼻的垃圾臭味,居住环境更加干净整洁。”金淑荣说。
香河县香城郦舍小区向垃圾分类智能设备投放垃圾。记者祝雪娟摄
今年3月,香河县环卫局工作人员进小区推广垃圾分类工作,让金淑荣对垃圾分类重要性有了直观认识。她主动请缨成为志愿者,除自觉践行垃圾分类外,还耐心指导居民如何将垃圾正确分类,并与其他志愿者共同编演快板、“三句半”等节目,将垃圾分类知识和文明环保理念传递给更多居民。
今年以来,香河县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居民自觉爱护环境卫生,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该县环卫局每周都进入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主题宣传活动,为社区居民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材料万余份,并在城内广泛张贴宣传标语。同时,为提高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的专业性,该县环卫局还召开垃圾分类工作协调会、培训会、推进会,为各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培训。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人们的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记者走进香河县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只见在上百平方米的展馆中,有图片展示区、视频学习区、体验区和互动区四大部分,生动展现了垃圾的危害、处理的难度、分类知识等,面向社会大众介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分类知识,集科普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据该基地负责人桑农介绍,自今年5月份开放以来,已经有来自北京、廊坊等地的社区居民、学校学生等千余人到此参观学习。未来将致力打造成具备科普教育、环保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教育体验区,引导社会大众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事业中,进一步促进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常态化发展,打造香河县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教育基地。
居民在香河县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通过互动游戏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记者祝雪娟摄
为探索符合香河县实际情况的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措施,该县环卫局确定珠光御景和香城郦舍一、二、三期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已分别配置500个和2000个分类垃圾桶以及21套垃圾分类智能设备,还与小区居民签订垃圾分类协议2500余份,发放垃圾袋27000捆,居民知晓率从初期的不足30%达到现在的100%。1月至7月中旬,试点小区共计1008户进行源头分类,源头减量湿垃圾16.34吨,可回收物3.83吨,共计20.17吨,分类后的垃圾能够基本实现分类清运、处理,垃圾分类已成为试点小区居民的新风尚。
为发挥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的模范带头作用,香河县城区范围内50家党政机关、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同步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为其配备分类垃圾桶,发放垃圾分类明白纸,制定垃圾分类培训会活动方案,对相关机构负责人进行专业性垃圾分类指导。同时,对党政机关、教育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开展针对性宣传,对接辖区学校、幼儿园,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普及教育工作。
在香河县香城郦舍小区安装的垃圾分类智能设备。记者祝雪娟摄
在城区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香河县在安平镇、安头屯镇、钱旺镇、钳屯镇和蒋辛屯镇五个镇内选定3个村庄作为垃圾分类试点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目前,每个试点村聘用1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和收集员,专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普及、上门指导工作,村内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单独收运。签订垃圾分类承若书累计1000余份,参与垃圾分类的农村家庭总数750余户,组织各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123场,其中还编录了垃圾分类广播剧并利用“村村通”广播宣传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截至目前,发放入户垃圾桶1900个,分类垃圾袋50200捆,投运垃圾清运车10辆。平均每天分出厨余垃圾总计400公斤,1月份至今累计分出厨余垃圾36吨。
蒋辛屯镇北李庄村作为垃圾分类示范村,已率先实施垃圾分类,每月在全村以户为单位进行排名,评选出垃圾分类优秀示范户,对认真、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示范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鼓励村民从自身做起,正确投放垃圾。蒋辛屯镇三百户村及五百户镇曹庄村各建一座阳光堆肥房,正在研究可腐垃圾(湿垃圾)终端处理设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