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好收成,村民好心情。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桑园村,地处太行深处,300年前要饭人聚集成村,人称“要饭村”。
贫穷,如同村子周边亘古不变的大山,2011年这个村的贫困户还占70%。
因贫而生,小香菇成村里第一个脱贫产业
今年66岁的封顺,曾在桑园当了27年村党支部书记,如今是桑园香菇产业的带头人。
“我10岁之前,没穿过衣服和鞋,在山里跑着四处要饭,脚后跟像驴蹄子一样硬。”封顺告诉记者,桑园村人均一亩多旱地,基本靠天收。2011年初划分贫困村时,158户村民中有121家贫困户。村里没资源也没任何产业,年轻人除了外出打工,没第二条路可选。老弱病残则认了命,等待穷苦宿命轮回……
2011年春,借着县里扶贫东风,桑园村想靠种植板栗、核桃搏一下。然而,8000棵果苗刚种下就赶上大旱,全村人的情绪都很失落。封顺称,当时很多村民觉得,“老天爷不给这口饭吃啊!”
封顺不认命。
2012年底,封顺到紫荆关镇学习香菇养殖技术。2013年3月,封顺联合几个村干部建起23个香菇大棚。当年10月,封顺成立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承诺贫困户用扶贫资金入股,年底可以有10%的分红。然而,磨破嘴皮子也只有8户贫困户入股。
小香菇,成了桑园人的金饭碗。
不过,这次封顺赢了。
昼夜温差大、冬暖夏凉的桑园非常适合香菇生长。2013年底,合作社购置的7万棒香菇苗,出产的香菇销售额达到近50万元。2014年,香菇大棚扩建到78个,销售额超300万元。
“要饭村”,第一次看到了摆脱贫困宿命的希望。
政策倾斜,产业链上“一个都不能少”
封顺告诉记者,除了80个正常工作岗位,合作社每年还专门拿出20个特色岗位,向桑园村42户特定贫困人口倾斜,让产业扶贫属性向深处延展。
“42户几乎都是老弱病残,每月有215元低保补助和108元养老金,加上香菇合作社每年620多元分红,人均4500元的年收入其实已经脱贫。”易县扶贫办工作人员郑红帅称,让他欣喜的是,随着桑园香菇产业兴起,这些贫困户并不满足于躺在政策温床上。
没有香菇大棚前,66岁的聋哑人刘金田只能享受低保和养老金。如今,他每年能在香菇大棚干10个月,负责除草等零活,每月能收入800元。
没有香菇大棚前,68岁的村民曹景兰,患有骨刺和糖尿病,每年得花5000多元买药,增加了儿子的负担。自2017年合作社提供了剪香菇根这个岗位后,手速奇快的曹景兰每年从8月干到10月,收入近万元。83岁的王亮、冯香兰夫妇,二老一起剪香菇根,虽然手速不快,但每年干三个月也能收入万元。
“咱这香菇大棚,是为乡亲们脱贫而生的,产业链上一个也不能少。”封顺说到做到。
增内动力,脱贫路上更扶志
随着桑园村香菇合作社的发展,先后有桑园及周边4个村共397户贫困户入股。“截至2018年底,5村397户贫困户已有263户脱贫,贫困人口从1045人下降至157人。”郑红帅告诉记者。
叶要上挺,人要上行。
桑园香菇合作社像个学校,她用“身边版”的教科书教会乡亲们: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肉包子,也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脱贫奔小康,小香菇在桑园及周边掀起的蝴蝶效应,超出了封顺的预期。
封顺给记者介绍香菇的品级如何区分。
今年55岁的封立,是最早一批在香菇大棚里打工的桑园村贫困户。上班5年后,封立用打工赚的钱搞起了山羊养殖。如今,70多只山羊每年能给他带来3万多元收入,继续留在香菇大棚打工的媳妇每年能挣1.5万元。夫妻俩不仅还清了孩子上大学时的外债,还翻盖了新房。
如封立这般“自立门户”的脱贫户,并非个例。
今年58岁的刘金兵,没手艺,既要照顾生病的媳妇,又要负担孩子上学,家里一直困难。跟封立一样,他也是香菇大棚第一批打工贫困户。不同的是,刘金兵没有选择跳出去,而是努力学习技术和管理,慢慢成为了合作社的生产负责人。
采摘下来的香菇,装车先拉到冷库,然后运往石家庄。
如今,招工、分配生产、指导技术,刘金兵已经游刃有余,月工资也从2000多元涨到如今的4000元。
更好的消息是,在易县扶贫办协调下,北京海淀区政府出资250多万元,帮助桑园村建四季香菇大棚,预计每年能带来100万元的产值,最少增加30人就业。
随着桑园村的金饭碗越来越牢靠,在脱贫路的尽头,致富路在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