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妍
滨海休闲度假胜地、国际健康城、科技创新之城……一张张亮丽的名片,见证着秦皇岛的发展变化:从小渔村嬗变为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文明城市创建步伐加快,城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卫生死角被清理,垃圾小广告得到有效处理,整洁有序的道路、绿意满眼的社区,这一切除了在城市建设上的不断投入,也得益于彻底改变昔日粗放型管理方式,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理的新实践。
数据信息化,处置更及时——管理智慧化
“创城之后,市容市貌的变化特别大,这儿漏那儿破的道路设施不见了,流动商贩和小广告少了,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文明、越来越整洁。以前羡慕大连、青岛,现在咱这儿一点儿不比他们差。”说起家门口的变化,市民李先生满满的自豪感。
8月2日,走进我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指挥大厅,一块近30平方米的电子大屏映入眼帘——这里是全市最大的非紧急事件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在数字城管信息化平台界面上轻点鼠标,大屏幕立即呈现出多地的实时监控画面,滚动显示当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案件数、立案情况、结案情况,早上8点到9点这一小时,立案数达到304件。
过去怎么管理城市?打个比方,1000平方米的地方,一个人负责100平方米,10个人划分完毕,大家各自守土有责,这是非常传统的模式。在传统模式下,由于人力有限,可能是案件上报一小时后还没找到准确点位,处理效率自然不高。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东明讲起城管的变化,带着些许兴奋:“现在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将各种信息输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城管系统监测和鉴别,发现问题后立即发出报警,形成案件派遣、交办、处置、核查、结案。”
“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私搭乱建、乱贴小广告、闹市行乞……只要是影响市容市貌的违法违规行为,都在我们管理范围之内。”在最热的那些天,海港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机动二中队中队长石铁硬和他的队员们丝毫没有松懈,早上8点40分接到指挥中心任务,石铁硬和队员们迅速进行处理,十分钟之内回复案件。
加装透视眼,动用无人机——管理有帮手
让重要节点、案件高发地段的违法行为无所遁形,全市5600多个高清摄像头成为城市管理的有力助手。
我市智慧城管去年启动了“先知计划”,通过各类监测监控手段,利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木实现了城市全面立体透彻感知,打造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于一体的“城管五感”,上到无人机诊断“城市病”,下到三维管线系统为城管加装“透视眼”,都大力推进了城市管理由滞后到实时、由粗放到精确、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过去污水井溢水,等处置部门赶到时,污水已经流得到处都是了,清理起来很费事,市民也颇有怨言。如今井盖上都安装了智能芯片,当污水即将到达地表警戒位置,系统就会做出预判,污水根本没机会溢出来。更直观的是室外公厕,外屏上会显示剩余的蹲位,就连里面的气味都有提示,真是智能到家了。”杨东明感叹道。
城市管理中,没有旁观者——管理靠大家
“以前打电话都描述不清楚,现在图片上传一目了然,处置起来速度也快了很多。”“秦皇岛指尖上的城管”上线后不久,市民王女士发现海港区北环路王岭段机动车道主干道井盖丢失,存在安全隐患,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秦皇岛指尖上的城管”上报了问题。
不到半小时,应急处置部门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展开抢修,一小时问题处置完毕,道路恢复通行。
哪里卫生差、哪里存在乱搭乱建、哪里占道经营……如今,这些问题只需拿起手机动动手指,即可反映给城管部门并得到及时处理,城管部门也可运用高科技装备随时监控城市盲点。
管理服务化、服务人性化,让城市管理互通从“鸡毛信”变成了“直通车”。“秦皇岛指尖上的城管”还开辟了“走遍秦皇岛”板块,通过徒步踏查的方式发现城市问题,从市级领导到志愿者、普通市民,每一位关心和热爱这座城市的人都可以便捷地参与城市的管理,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让一处处点位得到提升,让城市管理和服务更加贴心。
日常巡查,从靠步行摸排到“数字监控”;运输渣土,从人力板车到自动全封闭车辆;雨天出行,从对积水“不知深浅”到及时通报“了如指掌”;污水外流,从等人报修到可防可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让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城市面貌更加精美、精致,而宜居秦皇岛也因为有了“智慧城管”更加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