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群众摘掉穷帽子是对我最好的奖赏

来源: 河北日报  
2019-08-26 11:08:43
分享:

  近日,在河北新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张铁兵(右)和工作人员观察葡萄新品种长势。记者 焦 磊 通讯员 崔佳栋摄

  □记者 焦 磊

  “跟你上次来又不一样了,目前我们正在试验的新技术已初见效果了。”

  再次见到饶阳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张铁兵时,他兴奋地开车载着记者,来到河北新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生产基地。

  顺着入口的通道,走进一个温室大棚,与其他棚室不同,这里的葡萄秧子更翠绿,垄间的地面,踩上去更松软。“这个温室棚里铺上了玉米秸秆,不仅使棚内的温湿度变化减小,还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张铁兵刨开一处土层兴奋地说,如果这项技术能推广,将为果农们节省更多的成本。

  “这两年,饶阳县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进行设施葡萄生态绿色发展新技术试验,改良棚室结构和新品种培育,技术又提升了……”说起葡萄的种植和管理,不善言辞的张铁兵顿时来了精神。

  “作为一名党员,不能光想着自己,良心更重要,责任更重要。”

  记者:您学的专业是苹果种植,怎么跟设施葡萄打上了交道?

  张铁兵:没错。早些年,饶阳只有零星的露天葡萄种植,而且经常受气候影响,收益不稳定。尤其是冻害,根本无法抵御。1993年,我刚分配到大尹村镇工作的次年,一次倒春寒给当地的露天葡萄带来了致命打击。想起当时果农们受灾后绝望的眼神,至今我还会心痛不已。

  那时就想,要连这个问题也解决不了,那还当什么农业技术员!正值县里开始探索设施蔬菜种植,突然一个想法在脑子里冒了出来,如果葡萄也能种进大棚里,不就能增加抗灾能力了?

  记者:设施葡萄从无到有,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您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是什么初心让您全身心投入和付出?

  张铁兵:盖大棚需要钱,我就把父母为我准备结婚的一万元钱取了出来,在自家地里搞起了设施葡萄种植试验,为此还跟对象分了手。当时,没人理解我,甚至还有人笑话我是不是疯了傻了。后来,我想通了,如果试验成功,就能改变传统葡萄种植的致命缺陷,造福家乡父老,再委屈也都不在乎了。

  没有经验借鉴,只能靠一点点摸索,确实很辛苦,很累。那时候,我每天起早贪黑往棚里钻,观察葡萄长势,改变温湿度控制,记录葡萄的生长规律,忙起来吃饭喝水都顾不上。

  三年后,葡萄棚终于结出了硕果,我也摸索出了葡萄设施种植的经验。人们听说了,都来跟我学种大棚,葡萄大棚就像雨后春笋那样,噌噌冒了出来。到如今,在全县推广,我们饶阳县的设施葡萄种植面积已经有12万亩了,还被评为全国最大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

  设施葡萄遍地结果,我也跟着有了点小名气。曾经有企业抛来“橄榄枝”,开出20多万年薪附加一套住房的条件,让我去就职。诱惑确实不小,可我不能去呀,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就是我的根,我离不开父老乡亲,大伙儿也需要我。

  更重要的是,咱是一名党员,不能光想着自己,良心更重要,责任更重要。能带着大家种好葡萄,增收致富奔小康,就是我的责任和初心。

  “百姓信任我,我就得尽心尽力为他们站好岗、服好务。”

  记者:26年如一日,您走遍了饶阳县的190多个村庄,为果农们送技术,帮果农们排忧解难,有过伤痛,甚至累倒在大棚,是什么支撑您一路走下来,无怨无悔?

  张铁兵:设施葡萄面积越来越大,但由于不懂种植技术,果农们最终还是赔多赚少。20多年来,我摸索出了多膜覆盖保温技术,带叶休眠、化学破眠、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为了让果农们尽快掌握这些种植技术,我每天骑着自行车入村转棚,还把电话留给果农们。老百姓有了问题,无论什么时间,只要给我打电话,我都给大家讲解。

  有时候,电话里说不清,我就上门指导。可以说,每年有300多天,我不是在棚室里,就是在去棚室的路上。越是雨雪天气,越要走出去,这是大棚葡萄最危险的时候。

  2016年冬天,我去王同岳乡指导设施葡萄受冻后管理,自行车一滑,摔倒在路边,右手腕被摔骨折,疼的我直冒冷汗,但一想到果农们还等着我,我忍痛坚持转了7个村。那一年,受灾果农的葡萄按时上市,几乎没受损失,你说我这点伤,是不是值了?

  曾经,妻子总是心疼地埋怨我,“电话里能说清的事,有必要非得去一趟吗?”我对她说:“老百姓就指着这些葡萄过日子呢,不去看看不放心呐!”

  记者:“有事找张老师”已经是饶阳葡萄种植户的口头语,他们已经把您看作最信任的人。您怎么看待群众对您的这个评价?

  张铁兵:从我心里来讲,群众的信任,是我获得的最高荣誉。既然百姓信任我,我就得尽心尽力为他们站好岗、服好务。

  记得第一次组织葡萄种植户集中培训,是在大尹村镇高村。当时是夏天,我和20多个果农们挤在一间四五十平方米的屋子里,连电扇都没有,屋里热得像蒸笼。可两个多小时,大家没一个聊天、抽烟的,拿着本在那儿认真地听,仔细地记。至今,想到大伙儿迫切求知的神情,还是十分感动。

  只要真心付出,老百姓就会掏心窝子感激你。每年到了葡萄收获的季节,我就“不敢”去棚里了,老乡们总会用葡萄将我的车筐里塞得满满的,有的甚至想凑钱给我买电车,让我非常感动,我总是认真地说,给大伙儿指导是我的工作,大伙儿挣个钱不容易,以后别提这个事了!

  如今,靠着葡萄种植,上万名贫困群众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这是对我最好的奖赏。但作为一名农业技术人员,我却不能满足,如何进一步降低葡萄种植成本,提高葡萄品质,力争葡萄产业成为饶阳生态致富产业,是我不懈奋斗的目标。

关键词:扶贫,人物责任编辑:刘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