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雄安新区未来交通模式——
交通先行示范区瞄准“90/80”出行目标
推进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0%
8月19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雄安新区专场新闻发布会透露,未来的雄安新区起步区,将构建以公共交通为骨干、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的出行模式,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将达到90%。
打造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交通体系,是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明确要求。雄安新区管委会近日提出,打造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交通先行示范区,以此验证新区建成区交通模式的有效性,展示雄安未来的交通模式,推进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0%,即“90/80”出行目标的实现。
届时,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及周边道路进行示范,形成适合新区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打造全国领先的车路协同、无人驾驶及车联网示范区。
城市交换中心(CEC)概念应运而生,未来城市活力点成为亮点
随着雄安新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许多人选择到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参观。几个足球场大的P1停车场(“城市交换中心”)常处于繁忙状态,这里距离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还有两三公里远。有些人往往不解地问:为何要把停车场设这么远?
倡导绿色出行、崇尚低碳生活是雄安新区建城营城秉承的可贵理念。现在从P1停车场到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两三公里,就要把燃油车停到停车场,继而换乘电动大巴前往。
雄安新区管委会改革发展局牵头成立雄安交通专班,负责开展雄安新区交通政策研究等工作。
“现在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P1停车场就是一个初级的交换站,也就是换乘中心,将来会建设不同级别的交换中心,并增加吸引力,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调节手段。”雄安交通专班成员张福俭称,这样的地方称为“城市交换中心(City Exchange Center, CEC)”,是雄安新区创新提出的概念,是一种创新的交通基础设施。
除了具备基本的截流(非清洁能源车辆)、停车、换乘功能之外,CEC还将具有商业、餐饮、娱乐、休闲、物流、公交服务、汽车服务等综合化功能,实现信息交换、智慧交换、物流交换、文化交换,使之成为未来城市的一个活力点。
根据功能定位,CEC可分为片区级和街区级。片区级CEC一般设置在组团外围,而街区级CEC则靠近市里,并通过不同标准的停车收费政策,对车辆停放位置予以调节。“片区级实行低廉的停车收费政策,街区级则提高停车收费标准,以此吸引小汽车进入更外围的片区级CEC,减少小汽车在街区级CEC的频繁使用和长时间停放。”张福俭说。
打造高品质慢行系统示范,让绿色出行成为时尚
今年以来,生活在雄安新区容城县城的人们早晚有了一个健身的好去处,那就是截洪渠景观绿道,它在容城县奥威路和荣乌高速之间,静谧宜人。
这条路从奥威路西头到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全长5600多米,是一条慢行专用路。从容城县城到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无论是上班还是去办事,骑自行车都会非常惬意。
“去市民服务中心办事,我常常选择将车开到P1停车场附近,找辆共享单车骑行几公里到达市民服务中心,晚上也经常来这条慢跑道跑几公里,感觉特别放松。”从邯郸来到容城从事文化传媒工作的平女士说。
这条路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南侧穿过,市民服务中心西侧新修建的园林也成为人们早晚游憩的场所。围绕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高品质绿色出行的雏形已经形成。
毫无疑问,绿色出行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着力点,而建设以“自行车+步行”为代表的慢行系统,并提高其品质,乃是发力的方向。
“打造高品质慢行系统,尤其要注重提高其吸引力,才能凝聚更多的人,从而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张福俭表示,要在这样的区域建立便民设施,在局部扩大的空间设置特色广场,引入淀泊文化元素等,从而提升慢行系统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容城县小白塔村的王先生对绿色出行充满期待。离他家不远就是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西侧、正对着5号门的小公园,增强慢行系统连续性和舒适性,是他期待的效果。
“我们考虑在片区级CEC、市民服务中心周边等进行绿道连续性局部改造。在截洪渠景观绿道上研究适当设置遮阳避雨棚及便民服务装置,提高慢行绿道在不同天气的适应性。”交通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区在精心打造高品质慢行系统的同时,还将建立服务优质、形式多样的新型公交‘绿色出行快系统’。”雄安交通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提高绿色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构建“公交+自行车+步行”的出行模式,新区在绿色出行方面将快慢并举。
车路协同,实现示范区车辆100%网联
雄安新区绿色智能交通示范项目将率先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开展,探索新区绿色智慧交通出行和交通管理新模式。
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P1停车场,人们会经常看到一辆蓝顶白车身的大巴车停在那里充电,所不同的是,有一个四方状的充电弓伸到它的顶部,据称这辆车在乘客上下车的1分钟时间内所充电量,可以行驶6至10公里。这是一辆需求响应型公交车,配备智能调度、危险气体检测报警、司机危险行为监测、360度环视等功能,有趣的是,还具有方便老人和残疾人朋友上下车的侧倾功能,可谓满车都是智能。
“开发需求响应型公交系统,是雄安交通先行示范区的一大亮点,是为了推行需求即时响应、一人一座、免换乘的高品质公交服务系统。”交通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开发需求响应型公交平台,打造动态响应需求、动态智能生成线路、动态自动调度的公交系统。
“以需求响应型公交为基本模式的新型公交运营体系,是雄安新区绿色智能交通示范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工程师王骁雄在交通工作专班主要负责智能信息化模块。7月16日,在市民服务中心F栋办公室,王骁雄指着电脑屏幕上的“车路云一体化平台”告诉记者,通过路智能提升车智能,实现车、路、云一体化,最终提升车的自动驾驶水平。
王骁雄表示,车是指具有网联化功能的智能汽车;路则指包括建有支持车路、路云通讯的智能路侧传感设备的数字化智能信息道路;云指具有统一的车云、路云接入标准,能够实时分析、计算、处理路侧、车辆上报的信息,统筹协调、决策、控制路面交通的车路协同平台。
通过对示范区开展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包括建立车路协同平台、示范区道路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改造、示范车辆网联化改造,可实现示范区车辆100%网联,搭建车路协同示范基础环境,支撑各类车路协同应用示范,从而打造全球领先的车路协同、无人驾驶及车联网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