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利民正在为学生讲解学习难点。记者 陈宝云摄
清水河清澈见底,河道旁绿树成荫。迂回的河水伴着不远处传来的琅琅读书声,欢快地流向远方。
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就“藏”在清水河南侧葱郁的山坡上。
这里曾是一所教学质量落后的山村中学。近年来,六道河中学以学生为本推进教学改革,构建了智慧素养教育、积分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分层异动教学模式,探索解决了教师职业倦怠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难题,成为闻名全国的课改访学基地。
这所山村中学的变化,要从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校长贾利民说起。
“落后不是山村学校的宿命”
“今年初一计划招生150多人,但县城和其他乡镇报名的孩子太多,最终招了412人。”这几天,贾利民正处于“幸福的烦恼”中,“生源爆棚造成学生宿舍不足,只好让老师腾宿舍。”
而在10年前的开学季,贾利民面对的却是另一番景象。2009年8月,为整合乡村教育资源,兴隆县将陡子峪乡中学和六道河镇中学合并为六道河中学。当时,因为有传言,3年后六道河中学也要撤销,老师消极怠工,学生纪律涣散,结伙打架,时有发生。
有人劝他,熬3年算了。
“如果浑浑噩噩对付3年,孩子们怎么办?”贾利民不甘心。
事在人为,落后不是山村学校的宿命。和老师交心,与学生座谈,扭转困局的“火花”在贾利民心头迸发。
他先从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学习生活习惯入手。为了让精力充沛的孩子们收心,每天3000米长跑、诵读国学经典,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跑步磨炼了意志,传统文化浸润了心智。通过各类体育比赛,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
无规矩难成方圆。学校出台了教师积分考核评价体系,备课情况、授课效果、为学校发展献计出力等,统一纳入量化考核,月月公布排名,年底评优、职称晋升,积分多少是唯一评判标准。
课堂上,贾利民推行分组制,各组集体学习讨论,互促互进。每名教师都是班主任、每名学生都是课代表。
从过去冷眼旁观别人干到人人有事干,老师和学生的上进心、责任心被激发出来。
“让每个孩子都有进步”
走进六道河中学,你会发现这里的课堂与传统课堂大不相同:学生每4人一组围坐;除一面是窗,三面墙上都有黑板;学生做题讨论的时间比老师讲课的时间长……
谈及这些“不同”,贾利民五味杂陈。
2010年春季开学,在完成校风重塑后,贾利民把目标瞄准了提升教学质量。“孩子们底子薄,要因材施教,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只要每个孩子都有进步,就是胜利。”
传统课堂,老师从头讲到尾,理解能力强的孩子,即使一点就通,也要继续听;理解能力差的孩子,还没听懂,就已翻篇。“这种大水漫灌式的教学,既浪费了成绩好孩子的时间,又阻碍了成绩差孩子的提升。”
为此,贾利民先选了7个班级做实验,推行“分层异动”教学模式。每节课,老师要按照难、普通、易准备任务卡。根据成绩,把学生分成A、B、C三档,从各档中选取学生,组成4人学习小组。学生按照任务卡内容,先自学,再分组讨论,自主掌握知识点。最后,老师针对重点难点,集中或分组答疑解惑。
课改刚一试行,便引来诸多质疑。
一些老师撂狠话:“课改就是花架子,只讲一小会儿,还要老师干嘛?”
家长们一片声讨:“这是拿我们孩子当‘小白鼠’。老师成甩手掌柜,不停止就转学。”
面对质疑,贾利民许诺:“课堂向家长开放,如果失败,我辞职!”
走进课堂,大家发现,交流讨论、上台解题,课改让孩子们变得敢讲、敢说、敢问、敢想,自信了活泼了。尤其是成绩处于B、C档的学生,不再是课堂上的观望者,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互动、反馈,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我小升初时,数学考了十几分。”初三8班的小然说,老师“量身定制”的学习方式,让他每节课都有新收获。“现在数学成绩次次都及格,虽然和不少同学还有差距,但我一直在进步。”
2010年秋季开学,课改在全校铺开。以课改为突破口,贾利民又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全方位改革。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该校构建了文化管理、智慧德育、六道课堂、课程超市、动力评价、自助培训等“六大工程”的智慧素养教育模式。
“智慧素养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肯定学生身上隐藏的潜能,不以成绩论学生好坏。”贾利民说,以课程超市为例,学校开设了10门必修课和24门选修课,学生可在“课程超市”根据兴趣自由选课。“兴趣是学习最大动力,无论什么学科,只要有收获,就是好学生。”
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引下,六道河中学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从2013年到现在,六道河中学的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县第一。42名教师在全国课堂大赛上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有100多人次应邀到全国各地做示范课、讲座,为20多个县区和学校进行课改培训和诊断指导。
心怀“教育梦”,收获满园香
“不让一个山里娃掉队,是我的教育梦。”1989年,渴望以知识改变命运的贾利民,高考以10分之差落榜。家庭生活的贫困,让他放弃了复读的念头。
当时,老家陡子峪中学正在招聘英语代课教师,贾利民顺利应聘。从此,他有了让更多山里娃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虽不是科班出身,但我发誓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当时,学校的教学条件十分简陋,教学就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和一本教材。“师生发音都不准,有的孩子初中毕业连26个英文字母都说不全。”为了改善教学条件,贾利民拿出两个月工资,母亲卖掉家里的两只羊,买了一台录音机、一套英语听力磁带和一本英汉词典。他白天备课上课,晚上批改完作业,再跟着录音机练发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努力,他带的第一届学生中考英语成绩闯进了全县前三名,一举轰动了全乡。他跑回家,在母亲怀里大哭了一场,激动得像是自己考上了大学。
“利民有股钻研劲儿,总能换位思考。”55岁的六道河中学数学老师崔立明说,他曾是课改的坚定反对者,“我觉得课堂就应该由老师来掌控。但实践证明,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儿。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贾利民对教育事业的倾情付出同样令人钦佩。2011年,六道河中学改扩建,由于旧校舍的拆除,学生临时住在一里外的活动板房里。他白天忙工程、搞课改,晚上为学生们巡逻守夜。超负荷的工作,让他很快就瘦了20多斤。
心怀“教育梦”,收获满园香。近年来,贾利民主持了5项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其中有两项被评为全国科研成果一等奖,30多篇论文荣获全国一等奖。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乡村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今年,作为全国十名优秀教师代表,获评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又是对他付出的最好肯定。
“乡村教育大有可为,我要继续努力,让每个山里娃都能快乐成长、成才。”贾利民坚信,这个梦想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