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记者 周亚彬 见习记者 许艳艳报道
11月中旬,在辛集市区西北5公里的马兰农场,大片麦田里的幼苗已经接近10厘米高。室外温度5℃,体感温度接近0℃,凛冽的寒风冻得人伸不出手。
一位年近70岁的老人蹲在地里,用手挖出一棵小麦幼苗,细细摩挲着每一株分叉,笑着说道:“这块地高产是没问题了”,寒风把他灰白的头发吹得散乱,他的裤腿上、鞋上、外套边沿沾满了泥土。
他就是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育种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省首席小麦育种专家郭进考。
辛集市马兰农场,郭进考查看小麦长势。长城新媒体记者 周亚彬 摄
他带领团队扎根小麦育种47年,从增产到节水高产,郭进考先后培育出小麦新品种28个,5次摘得国家科技奖,9次摘得省级奖项。
他被称为“河北的袁隆平”,把河北小麦从亩产不足200公斤带入亩产千斤时代,品种推广至北方6省市和新疆产区,面积达3.8亿亩,增产小麦105亿公斤,约合4亿人一年的口粮。节水125亿立方米,相当于1200个西湖的蓄水量,谱写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光辉篇章。
潜心育种23年,小麦亩产进入千斤时代
“这块地平整不到位,要沿着这个画好的线弄”“翻耕一次哪行,快快,再来一次”……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同时,郭进考忙碌着指挥着技术人员,重新翻耕一块受病虫害影响的农田。
和土地打了半个世纪交道的他,回忆起最初选择小麦育种时的故事,仍历历在目。
郭进考记录小麦长势情况。 长城新媒体记者 周亚彬 摄
“经历过吃不饱饭的年代,能顿顿吃上白馍馍,是那个时候的梦想。”郭进考说。
1973年,从石家庄农业学校毕业后,郭进考被分配到石家庄农科所,当时的农科所,办公楼四面透风,白沙地漏水漏肥。与此同时,河北省用的小麦种子多是山东品牌“泰山号”,平均亩产不足200公斤。
“当时我们不仅没有自己的种子,亩产也比较低,小麦成熟期晚还影响了玉米的种植,我当时就想,不管多么艰苦,一定要实现小麦早熟增产。”郭进考说道。
没有种田经验,郭进考就去中科院、农科院向专家请教;没有实验材料,郭进考就带领团队三下西北、四去河南、五进山东,到处求援。
郭进考用了10年时间,到1983年,第一个早熟、中高产品种——冀麦26号问世,小麦亩产跃升至400公斤,是上个世纪70年代亩产的一倍还多,并被迅速推广到北方6省市和新疆产区。
“小麦增产还有空间!”秉持着这一理念,郭进考沉下身子继续钻研,1996年,他培育出的冀麦38号创造了亩产631.34公斤的纪录,小麦亩产首次突破千斤,该品种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潜心育种23年,郭进考不仅实现了儿时“能顿顿吃上白馍馍”的梦想,他的科研成果也惠及到更多小麦主产区。面条、烙饼、馒头、包子、饺子……告别了“粮食短缺”的困扰,家家户户的餐桌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增产解决了之后,节水是小麦育种的新课题
“育种一定要选好方向,这一点非常重要。上世纪,小麦生产首先要解决的是增产问题。这一问题解决后,小麦增产和水资源匮乏的矛盾就是接下来的主攻方向了。”郭进考说。
郭进考(右)和助手张冲一起查看小麦长势情况。长城新媒体记者 周亚彬 摄
郭进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013年为例,河北省一年的总用水量是191.3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用水量126.5亿立方米,占比66.1%,而这其中,小麦浇灌用水又占50%,是名副其实的用水大户。”
另一方面,河北是一个水资源非常短缺的省份。多年来,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为307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7,地下水超采严重。
解决小麦节水问题,成为缓解河北水资源短缺的关键环节。
“让每一滴水生产更多的粮食!”成了郭进考的新目标。“农业得算大账,少浇一水,一亩地就能省下50方(m³),全省3500万亩地就能省下17.5亿方(m³),这可是相当于一个百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0年的生活用水量啊!”
“培育一个新品种至少需要10年时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5年10年都白干了。”在育种生涯的第二个20年,郭进考将节水作为主攻方向,一次次尝试,终于攻破节水小麦的技术难点。
郭进考挖出一株小麦幼苗,指着根系向记者介绍:“你看它的根系非常发达,根系发达就能扎得更深,目前我们的小麦品种,根能扎到2.5米深,这是实现节水的秘诀所在。”
位于河北赵县试验基地的石麦22节水展示田,该品种实现一水过千斤。郭进考供图。
郭进考团队先后育成的石家庄8号、石麦15号等系列节水高产品种,搭配深耕播种、科学播量等配套技术,实现一水过千斤。但外人不知道的是,他已经几十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中秋了。
“每年国庆中秋都是麦收最忙的时候,虽然答应了家人明年一定一起过,但在这方面却总是食言。”郭进考面露愧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用了20年时间,实现了小麦节水增产,石家庄8号、石麦15号可以实现仅靠自然降水,一亩能收400公斤,浇1水收500公斤,2水收600公斤,创造了节水高产纪录。”郭进考开心地笑了。
“看着种子每天的变化,我特别快乐”
从一个中专生,到四次站上国家领奖台,68岁的郭进考,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但在他看来,“做育种科研工作,没有年龄的概念,没有退休的期限。”
“育种工作非常依赖经验,我还要继续做。只要能为社会再多做一天贡献,我就再多干一天。”郭进考目光坚定。
郭进考的助手张冲告诉记者:“郭老师只要没事就来地里待着,一待就是一天,我们每次过来的时候,就看到郭老师已经在本上记录小麦的长势情况了。”
郭进考指导马兰农场工作人员。 长城新媒体记者 周亚彬 摄
谈及目前的工作计划,郭进考说:“小麦产量已经稳定,如何在此基础上提高质量,解决老百姓对优质面粉的需求,是我们当下的主要方向。”
作为省科技厅科技育种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郭进考除了在田间地头研究育种外,还向全省提出促进小麦增收节水提优的有关建议,并向各个市级农业科研机构讲解最新的配套技术。
“我们的种子强调节水、节肥、节种、节药,在具体操作层面,有的种子可以少浇水,浇多了反而减产,有的种子比普通种子施肥少,施肥多了也可能减产。所以,除了在种子包装袋上写明配套技术外,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一件一件向农民讲明白。”
在马兰农场节水小麦展厅,郭进考看着丰收的麦穗,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长城新媒体记者 周亚彬 摄
“育种就像培养孩子一样,今年是一年级,明年是二年级,再过几年又会上中学、大学,说不定还能考上清华北大,看着种子每天的变化,我特别快乐。”每每提到与小麦有关的话题,郭进考眼里满是笑意。
郭进考注视着眼前的优质高产田,夕阳映衬着他的笑脸,幸福写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