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新春走基层 践行初心 奉献为民】赵志勇:坚守深山38年,山货成了“金疙瘩”

来源: 河北日报  
2021-02-07 15:17:15
分享:

  “有难事,找老赵;想挣钱,还是找老赵。”乡亲们口中的老赵,就是易县南城司供销社主任赵志勇。56岁的赵志勇是村民眼中的能人,曾有多次机会调去县城工作,但他选择在偏远山区坚守,一干就是38年。

  “作为党龄20年的共产党员,有责任带着村民奔出新生活。”如今,赵志勇负责的南城司供销社每年从村民手中收购药材、干果、杂粮等山货3300多吨,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带动736户贫困户脱贫。

  “相处多年,自己早成了当地人”

  “北京客户要再订购5头黑猪,可出栏的黑猪早已售完,咋办?”村民邓小雷说完,赵志勇笑出了声,“让他明年早订早打款。”

  “养猪场从筹建到销售,都是赵哥的功劳。”10年前,社区矫正人员邓小雷的家里,穷的啥都没有,只有一块地皮。赵志勇帮他谋划出路,“搞养殖吧,我投资”。先养牛后养羊,都赔了钱。刚养好猪崽,又被山洪冲走。几近绝望时,赵志勇再次垫资帮他养黑猪。这次,邓小雷成功了。第一批黑猪出栏,赚了20万元,家庭经济状况一下子翻了身。目前,邓小雷的养猪场规模达500头,年利润50万元,客户遍及京津冀。

  在南城司乡,受过赵志勇帮助的人,不计其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群众遇到困难不能袖手旁观。”他说。

  南城司乡地处易县西部深山区,耕地稀薄,野生山货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赵志勇高中毕业后来到这里当学徒工,几十年耕耘,客户遍布全国。虽然南城司供销社离县城最远,但山货销量最大。

  赵志勇有多次调到县城工作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乡亲们需要我,这里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赵志勇说,“相处多年,自己早成了当地人。”

  “赚了是你们的,赔了算我的”

  “老赵,订好的白马牙玉米,我都提前付款了,快点发货吧。”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种子站负责人给赵志勇打来了催货电话。如今让客商抢购的白马牙玉米,曾险些被淘汰。

  “因为白马牙玉米产量较低,人们纷纷转种黄玉米。”在全国各地跑过业务的赵志勇,想到了内蒙古牧民花大价钱种苜蓿、买草料的场景。“白马牙玉米秸秆能长到近4米高,正是牧民饲牛养马的好草料,收获的玉米还有多种用途。”赵志勇立即联系,并自掏腰包将30吨玉米样品发给客户试销。

  白马牙玉米大受牧民欢迎,第二年200吨订单主动找上门。可有些村民怕担风险,还是不愿种白马牙玉米。于是,赵志勇提出,“咱们可以签收购协议,赚了是你们的,赔了算我的。”当年丰收后,黄玉米价格每公斤1元,白马牙玉米的收购价每公斤达2.4元。看到能卖高价钱,村民的种植热情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如今,当地白马牙玉米每年销量500吨,销售额破200万元,种植户至少收入6000多元。

  多年来,赵志勇充分发挥基层供销社的作用,与全国50多个厂商建立合作关系,让山货走出大山,带动周边6个山区乡镇群众增收。

  “别怕失败,我先往前冲”

  “这是网友下单的20只柴鸡。”村民刘保江将柴鸡交给供销社。两个小时后,一只只整鸡礼盒被快递物流车收走。

  “多亏了赵主任帮着电商推销,要不我家养鸡场也没有现在的规模。”村民刘保江患有类风湿疾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日子过得很紧巴。赵志勇出主意,让他在山上散养太行柴鸡,“你养鸡,我包销”。通过电商销售,刘保江饲养的太行柴鸡和鸡蛋颇受网友欢迎。如今,他的养鸡场规模已达2000只,年利润达15万元。刘保江成了村里的脱贫典型,受他影响,其他村民也搞起了柴鸡养殖。“去年,通过南城司供销社电商渠道,销售出柴鸡蛋50吨、柴鸡3000只。”赵志勇说。

  “山里不缺好东西,关键要找准渠道,打通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在摸索中,赵志勇瞄准了电商,2012年就注册了“易水山珍”线上销售品牌,并设计推出白马牙玉米、五香杏仁、开口杏核等60余款山货单品。“易水山珍”先后入驻扶贫832平台、京东馆、农交汇等网上平台,山货搭上网络快车,带动当地500户群众增收。

  2020年底,赵志勇联合村民建起了农产品直播基地。目前,正在组建第三个直播团队。

  “我们的山沟沟到处都是宝。山上长着中药材、红果、核桃、杏仁,林下跑着柴鸡、黑猪等家禽,全是小时候的记忆。”19时许,抖音号“易水山珍”开始直播,赵志勇先发红包热场,然后和粉丝互动起来。“虽然还在摸索,但订单蹭蹭地涨,直播间单日最高下单量达200多单,最多发件量有1000多件。”进入直播间,满面红光的赵志勇依然像小伙子一样充满激情,“别怕失败,我先往前冲。弄好了,乡亲们不又多一个增收渠道吗?”(河北日报记者 李连成)

关键词:坚守深山,山货责任编辑:张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