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原创新闻

【燕赵“创新策”|代表委员共话开新局①】深度融合 打造互嵌耦合产业生态链

来源: 长城网  
2021-03-05 14:51:18
分享:

  长城网记者 信贺宁

  殷殷嘱托凝聚一片深情,步履铿锵交上中期答卷。

  走过辉煌的“十三五”,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累累硕果,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三地产业协作可圈可点。

  春去春又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出席全国两会的河北代表委员为谋求三地产业协同,打造互嵌耦合的产业生态链带来新思路,共谋新篇章。

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入口。长城网记者 信贺宁 李代姣 摄

  强链补链 提高产业链附加值和创新力

  北京现代汽车沧州工厂建成投产以来,累计产销整车超过50万辆;

  北京·沧州生物医药园共吸引95家北京医药企业签约落户;

  北京大数据产业链部分环节加快向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集聚……

  “十三五”期间,河北承接京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171个,总投资11348亿元,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竞争力和稳定性明显提升。

  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每一个数据、每一项成果,都是河北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的有力见证。

全国人大代表周文涛。本人供图

  “巩固拓展协同成果,增强产业链韧性是关键。”全国人大代表、河钢邯钢三炼钢厂转炉车间副主任周文涛认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多领域协同产业链正加速形成,但仍存在一些短板。

  不能说“捡到筐里都是菜”,一体化发展不能仅仅是空间转移,要借此机会转型升级、更新换代。

  周文涛代表建议,“十四五”期间,京津冀产业协同应着力在强链、补链、延链、创链上下功夫,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提高产业链附加值和创新力,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对河北来说,在精准承接京津投资和疏解项目的基础上,深化协同创新研发,加强科研成果转化,补短板、强优势、提质量、优生态,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

北汽新能源(黄骅)产业基地生产线上的新能源汽车。长城网记者 信贺宁 摄

  民进中央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提案》中也指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应是三地分工合作下的创新驱动发展,从而推进形成三地更高质量的产业一体化。建议保持第二产业合理规模,探索产业链协同布局试点,打造产业集群,加强北京创新溢出对津冀辐射带动作用。

  优势互补 发挥金融资本推动作用

  2月25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在天津注册设立。该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重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核心,主要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天津滨海新区、河北雄安新区等重点功能承接平台建设开展投资。

  “在推进产业协同中,亟待金融资本发挥更大效用。”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在履职调研中发现,京津冀金融资产要素分布不平衡,聚焦到河北,创新创业缺少充分资金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存在融资渠道窄等问题。

  今年的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全面提升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渤海新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等承接功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年内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武义青。本人供图

  武义青委员认为,三地产业协同应坚持优势互补,围绕建设世界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进一步推进金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三地资本要素精准对接。”武义青委员建议,推动京津资本向河北注资,支持科技成果在河北落地转化;加快建设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专项人才库,以及高精尖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绿色金融等专项服务版块,联合培养复合型服务人才队伍;大力推动“投贷联动+绿色服务”新业态发展,服务于三地重点产业体系的绿色化发展和绿色化改造。

  在京津冀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对接会上,与会嘉宾格外关注绿色融资服务节能环保项目。长城网记者 信贺宁 摄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报告(2020)》提出,可积极探索产业转移协作的市场化实践模式,支持平台型园区开发企业在京津冀地区托管一批区位条件较好、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产业园区,与当地政府共同出资成立园区运营企业、产业投资基金和共性技术平台,深入探索共同规划、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和共同受益的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协同向纵深推进。

  河北新发地人声鼎沸、车来车往,托稳京津冀“菜篮子”“果盘子”。河北新发地供图

  应势勃发 深化京津冀农业产业协作

  2月25日16时,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这既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标志,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回顾5年来,京津两市与河北并肩作战、同心同力,助力张家口、承德、保定3市28县(贫困县27个)打赢脱贫攻坚战。数据显示,京津两市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62.85亿元,实施项目2356个,引导373家企业投资300.46亿元,通过产业培育、素质提升、就业帮扶等一系列举措,带动受援地区实现稳定脱贫。2018年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议以来,三地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京冀、津冀年度扶贫协作协议任务。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乡村振兴大幕开启。

全国政协委员杨玉成。本人供图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杨玉成认为,新发展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河北应借鉴京津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农业产业协作,推进三地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河北农业现代化水平。

深秋时节,太行深处,又大又红的柿子悬挂在一排排柿架上。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全国政协农工党界别小组建议,要着力强化科技创新,破解制约粮食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重点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和“育繁推”一体化种子公司,以生产需求为导向开展科技攻关。尽快突破分子育种、生物防治、绿色高效肥料、数字农业等重大关键技术。

  今年的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培育40个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新品种。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壮大现代都市型农业,抓好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个高端精品。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重点培育100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燕山太行山深山区,可以作为培育优质农产品的首选基地。”杨玉成委员建议,河北应瞄准京津中高端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培育绿色有机农产品,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感受着“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强劲脉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昂首迈向远期目标。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和更大成效,产业协同必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全国两会,开新局责任编辑:高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