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原创新闻

河北!从“新”出发 | 追梦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来源: 长城网  
2021-05-16 10:20:28
分享:

  长城网记者 许艳艳 冯硕 赵娇莹 马宁 郭甜肖 路钦淋 张琳

  “舞蹈是我的梦,在追梦的路上,我绝不轻言放弃。”

  “虽然腿脚不便,但我在直播间里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她们的点赞让我倍感温暖。”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要用自己的努力过幸福的人生。”

  ……

追梦路上,一个也不能少。长城网记者 冯硕 摄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7500万燕赵儿女撸起袖子加油干,劲头十足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其中,有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身残志坚、自立自强;他们不畏艰难、勇敢追梦;他们心怀理想,无悔拼搏;他们是“折翼的天使”,更是“生活的英雄”。

  今天是第31次全国助残日。近年来,在河北省一系列扶残助残政策帮扶下,河北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大批优秀残疾人典型不断涌现,他们凭借坚韧不屈的意志和努力进取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也书写着独一无二的人生华章。

  近日,长城新媒体记者深入走访了从事服装生产、手工业以及还在读书的残疾人及助残人士,近距离体会他们的生活,聆听他们在追梦路上的感人故事。

  刘立国的创业路

  刘立国一直觉得,二十多岁正是自己事业刚起步,正要一展拳脚的年纪。

  但意外,总比明天来得快。

  一次事故,让这位当时正干劲十足的临城小伙子失去了右手。残疾,成了他这三十多年抹不掉的标签。

刘立国查看布料。长城网记者 赵娇莹 摄

  曾悲观失落,也曾绝望落寞,刘立国躺在床上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忧心自己的生活,也思索未来的出路,“当时就想反正都这样了,不管成与不成,总要干些事儿的。”

  于是,他决定创业做服装。2002年,他只身一人来到石家庄学习服装裁剪,学成后回到老家临城县东镇,拿着东拼西凑的几万元,整修老房子作厂房、购置缝纫机、招聘工人,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厂,开始做学生装的生产。

刘立国帮助聋哑员工打包衣物。长城网记者 马宁 摄

  创业之路,比想象中更为艰辛,尤其是对于残疾人。刘立国回忆说,2002年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结果2003年暴发了非典,工人因为封村都不能出来,服装厂没能接单就搁置了。“当时就想我是不是就不该创业。”如今已近耳顺之年的刘立国说起起步时的困境,已然云淡风轻。

  这些年,让刘立国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笔订单的情况。当时还算门外汉的他,一口答应了订单需求,但做着做着才发现,照当时的工作量肯定不能如期交货,于是他和工人们一起从早到晚,加班加点地干。

  “接了订单必须得完成!当时工人特别累,有的坐着就睡着了。”刘立国感慨,“外行干肯定有困难,但不干肯定是不行的。”

  由于做活精细,价格合理,很快,工厂生产的学生装“穿遍”县城各个学校。后来,石家庄市以及临近的山西、河南等省份的中小学也慕名而来,签订了长期合作意向。刘立国也不断扩建厂房,现在已经在临城县开办了十几个分厂,带动了许多家庭妇女、残疾人就业。

聋哑员工在刘立国的带动下重焕活力。长城网记者 马宁 摄

  今年43岁的李娜就是受益的乡亲之一,患有先天性眼疾的她视力低下,从前赋闲在家,如今已在厂里有十五六年的“工龄”了,“在厂里铺铺衣服、打扫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个月能有两千左右的收入,我们厂长真是帮了大忙。”

  同样在工厂里做些简单工作的聋哑人单书粉,看到记者和刘立国交流,指着他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残疾人干点事是真的不容易。但能带动一些人尤其是残疾人就业,减轻他们家庭负担,这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了。”刘立国说。

  刘雨斐的“舞蹈梦”

  残疾人追梦路上焕发的正能量,像一架纸飞机,插上羽翼,从刘立国的服装车间起飞,飞上云端,飞入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舞蹈教室里。

  “我有一个梦想,在无声的世界里翩翩起舞,绽放光芒!”

  19岁高三姑娘刘雨斐将她的梦想写进了日记本里,也写进了自己的心上。

刘雨斐在排练舞蹈。长城网记者 冯硕 摄

  由于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实现舞蹈梦对于刘雨斐而言十分不易,但在追梦的路上,她从未放弃。

  5月10日,记者来到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舞蹈教室,刘雨斐正在加紧排练舞蹈《踏雪寻梅》。弓腰,双手摆成莲花指,胳膊向两边打开,再合上;曲腿,起跳,身体在半空中画出一个弧形……她娴熟地变换舞姿,优雅中透着灵动。

舞蹈老师赵钰指导同学们舞蹈动作。长城网记者 冯硕 摄

  在被问及“为什么将舞蹈作为梦想”时,刘雨斐有些吃力地连比划带说:“我在很小的时候看到邰丽华老师表演的《千手观音》,让我非常触动。虽然我听不见,但我也可以像邰丽华老师一样,在舞蹈的世界里感受美、表达美、分享美。”

  舞蹈的梦想就像一粒种子,在幼小的刘雨斐心中生根发芽。小学三年级时,刘雨斐已经长到168cm,由于个头优势,她被老师选中加入校舞蹈队,但接下来迎接她的却是更大的挑战。

  舞蹈老师赵钰告诉记者:“一个5分钟的舞蹈作品,常人要排练两三个月,但这群孩子却需要一两年。”赵钰用跺地、打鼓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节拍,常常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教,再把这些动作连成二三百个八拍,带着孩子们一遍遍练,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有的动作需要反复练习很多遍,胳膊、腰、腿都酸了,动作还是没做到位,那我就再练,练10遍不行,我就练100遍。” 刘雨斐就是在这样长期甚至有些枯燥的重复练习中,坚持了10年。

刘雨斐在舞台上。受访者供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雨斐的基本功练就得十分扎实。2016-2018年,她参演的《心中那美丽的花》《冰雪英雄》《来自星星的孩子》等作品在全国及全省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

  为了帮助像刘雨斐一样的孩子们追寻“舞蹈梦”,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在不影响学生正常课业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排练舞蹈,参加全国、全省各项舞蹈比赛。在赵钰看来,孩子们在比赛中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舞蹈水平。她们站上舞台的那一刻,也展现出了最美的自己。学校在教具购买、演出服装准备、比赛交流方面也提供了长期的资金支持,助力孩子们心无旁骛去追梦。

刘雨斐(中)和同学们在一起。长城网记者 冯硕 摄

  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孩子应有的权利。这几年,河北省残疾人在接受教育方面得到了更多实实在在的保障——推进义务教育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入学率达96.3%;全省确定了6所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面向全省招收残疾学生,各市各确定了1所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本市招收残疾学生,保障了残疾学生就近就便接受教育。更多像刘雨斐一样的孩子们在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里肆意挥洒青春,逐梦启航。

  王思艺的“操心事儿”

  择一事,终一生。有人选择发展自己的爱好,也有人立志带动更多弱势群体挣个“新生活”。衡水市王斯颐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王思艺就是后者。

  “先把塑料花瓣分开,一朵大花瓣上放一朵小花瓣,叠插在塑料枝桠上,把塑料枝桠插满就是一朵大绢花……”5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衡水市王斯颐职业培训学校时,王思艺正一边演示,一边向学员讲解绢花的制作过程。 

王思艺(左)和学员们在一起。长城网记者 路钦淋 摄

  在工作室里,学员制作的一件件精美的绢花成品陈列在架子上。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销售的模式,每位学员每月至少有两千多元的收入。

  只要是残疾人,或者家庭贫困的,我们都免费培训,还给大家报销来回车费。”王思艺于2018年成立了王斯颐职业培训学校,创办了绢花厂,培训女性尤其是残疾女性学习绢花、剪纸、厨师、面点等技能。

王思艺带领残疾人足不出户挣到了钱。长城网记者 路钦淋 摄

  培训不是目的,脱贫致富,自食其力才行。王思艺把绢花制作项目引进到衡水开发区和桃城区的30多个村子,给村里的妇女送活儿、收活儿、验活儿,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赚到钱。

  在工作台上,高世强一边进行绢花制作,一边在镜头前解说制作流程。高世强是衡水市冀州区周村镇袁家庄村人,患有先天性关节炎类风湿,在制作绢花时面临诸多不便。“正常人能拿得很稳,而我只能把手靠在花上面。”但这并不妨碍这位手艺人熟练地完成每一个制作步骤,一个绢花在世强手里,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每个月能赚一千多块,少的时候也能拿到六七百。”如今,高世强不仅靠手艺挣上了钱,还带领村里20户健全人增收致富。

  “希望通过这些培训,让有需要的学员们掌握一门技艺,让他们靠手艺创业养活自己。”王思艺介绍,学校成立至今,共培训授课200余场,培训6000余人,其中残疾人超过800人,带动4000人获得收益。

  “学校设立的初衷并不局限于向残疾人提供简单的技能,而是从发挥残疾人个体独特优势出发,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让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王思艺说。 

王思艺和学员们在一起。长城网记者 路钦淋 摄

  谈到未来发展,王思艺坦言,她最大的愿望是扩大学校场地以及进军布艺行业,设计手工旗袍、纺织品、配饰、鞋等产品,让留在家里的女性能有更多增收机会。

关键词:河北!从“新”出发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