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去调转” 壮大新动能
——河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重要指示纪实
暖心一“习”话
“去产能特别是去钢铁产能,是河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硬骨头,也是河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关键之策。河北要树立知难而上的必胜信念,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
——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张家口考察时指出。
“要培育新产业新产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
——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张家口考察时强调。
1至8月,河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4个百分点……河北今年前8个月的成绩单显示,全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河北要树立知难而上的必胜信念,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要培育新产业新产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考察时,为河北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落实落实再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总书记“推动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的重要指示,加快“去调转”,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提质增效,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焕发新机
8月21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成功开发出某牌号哈氏合金,产品质量及各项性能指标均得到了客户的满意评价。
“哈氏合金是典型镍-铬-钼固溶强化型镍基耐蚀合金,被称为万能型耐腐蚀材料,是现代金属材料中最耐蚀的一种。”张宣科技特材研制公司工程师马超介绍,张宣科技作为河钢集团宣钢公司转型升级新的承载体,今年以来累计开发因瓦合金、高温合金、哈氏合金等高端新材料30余种,供应海工、核电、石化领域的一批高端客户。
从拼数量、拼价格,到拼质量、拼品牌,虽然钢铁产能少了,但产品精了,产值高了。今年1至8月,河钢集团成功开发出高锰奥氏体低温钢、177.8mm厚风电安装船用齿条钢等128个新产品,产品结构中高创效品种占比41.7%、同比提高6.03个百分点。
这是河北“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缩影。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视察时指出:“去产能特别是去钢铁产能,是河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硬骨头,也是河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关键之策。”
“去”出产业竞争力,“调”出发展新动能,“转”出发展高质量。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重要指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炭、火电六大行业去产能任务,钢铁产能由峰值时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成长。”今年8月9日,在中共河北省委“中国这十年·河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委书记倪岳峰的答记者问彰显河北转型力量。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12个省级主导产业加速发展壮大。
装备制造业强势崛起,是河北继钢铁产业后第二个万亿级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第一动力。
9月2日,在中车唐山公司,我国首条磁浮旅游专线列车下线。该公司由此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2000mm和1860mm两种轨距磁浮技术平台的企业。在长城汽车徐水试验场内,一款魏牌汽车在无人驾驶状态下,在道路上完成了行驶、转向、制动等复杂的驾驶动作。截至今年6月30日,长城汽车A股市值为2285亿元,成为河北A股中市值最大的企业。
从主打原料药到侧重产制剂,从专注普药到研发新药,河北医药产业在结构调整路途上大步向前。
石药集团“玄宁”得到国际最高标准认证,成为中国本土药企第一个获得美国完全批准的创新药。华北制药国内外首创的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单抗注射液已投放市场,让患者避免被狂犬病毒感染的风险。
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河北商贸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每天都会有4万多吨果蔬从高碑店运往全国各地,首衡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首衡集团总裁魏树俭介绍,物流园年交易额从2015年的18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突破千亿元,发展成为现代食品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挑战萌生着机遇,压力催生出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产业结构实现根本性改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1%,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历史性转变为当前的“三二一”。主导产业发展壮大。2021年,全省12大主导产业增加值突破两万亿元,达到21667.9亿元,占GDP比重53.7%,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全省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河北107个省级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市场影响力持续攀升。
清河羊绒引入工业设计,提升了产品档次。同时创新发展业态,打造“羊绒小镇”,建设电商直播基地,拓展市场,电商销售额每年突破百亿元。
辛集市主动求新求变,将108家制革企业整合为36家,实现投入上规模、工艺上水平、环保上档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皮衣皮草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绿色环保制革基地。
平乡县自行车、童车产业发展迅猛,实现年产1.45亿辆,占国际市场的“半壁江山”、国内市场的七成,去年以来共有261家自行车、童车玩具生产企业通过3C认证,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中国童车之都”美誉。
以产业龙头领跑,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今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方案》提出,通过企业上市、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强链补链、金融助力和冀有特色六大行动,大力培育创新卓越的“领跑者”企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中国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10月11日,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
总书记的贺信精神是河北发展数字经济的根本遵循。河北以举办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为契机,以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秦淮数据总部基地一期项目正在调试交付,预计10月底交付完毕。”9月25日,在怀来县东花园产业园秦淮数据总部基地,秦淮数据河北区域行政事务总监李平安介绍,项目一期可容纳15万台服务器。
作为河北本地孵化的首家超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秦淮数据数据中心IT总容量增至776MW;实现营收19.587亿元,同比增长47.3%;实现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8.5%。
一批新基建项目,提速数字产业化,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目前,张承廊大数据走廊初具规模,在线运营服务器规模突破250万台。
作为传统产业大省,河北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智能化制造科副科长王佶正忙着“铸造智能化”项目研究。“铸造智能化”技术将通过收集铸造过程中产生成品缺陷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及时调整铸造工艺,形成标准化流程,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中信戴卡是全球领先的铝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正是借助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该公司六号工厂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成功获评“灯塔工厂”,这是河北唯一、全球汽车铝车轮行业唯一的“灯塔工厂”。
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河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全省关键工序数控化率2021年达到58.2%,连续六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居全国第3位。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今年前7个月,河北新增上云企业8204家,累计上云企业突破7万家。今年7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河北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17.70%,排名全国第一,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改革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得益于承诺制改革,我们提前2个月开工。”邢台闳轮自行车有限公司童车及零配件厂项目负责人谭明飞连连为承诺制改革点赞。
邢台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实现了行政审批从政府“供给侧”向企业“需求侧”转变。目前,该市纳入承诺制项目120个,实现了100%应纳尽纳。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推动河北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
政策加力,让企业研发创新更有动力。
预灌封注射器,是疫苗等高端生物制剂的盛装容器。以前,生产这种注射器的装备只能进口。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落地,给了我们向更深领域创新的底气。”河北陆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医药包装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此次享受税费优惠147.6万元。有了政策扶持,陆源科技大胆投入研发,加大对预灌封注射器玻璃针筒成型生产线研发力度。如今,终于成功研发出国产化样机,关键指标达到国外同类设备先进水平,价格却只有进口设备的一半。
目前全省享受到该政策的企业超过了1.1万家,同比增长了16.9%,加计扣除额达到371亿元,同比增长53.9%,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有力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意识。
石家庄四药开发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河钢产出厚度为160毫米的国内最厚石化用钢;秦皇岛10万余片特种超薄玻璃盖片,为问天实验舱穿上“铠甲”……
以创新加速,促增长提质。
“专精特新”加快培育。今年以来,河北新增博深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智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77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2989家,是10年前的近30倍。河北新华北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入选第三批国家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获得国家支持资金5600万元,激起新一轮“补短板”“填空白”研发热潮。
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由过去不到1000家发展到现在的1.1万多家,居全国第8位,科技领军企业达44家,一大批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技术攻关,重视创新、竞相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河北日报记者 米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