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石家庄各地先后建成一批早期人防工程。几十年过去了,早期人防工程有的被闲置,有的被荒废,若不及时加以改造和保护,势必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近年来,根据早期人防工程在城市中的位置优势和商业价值,石家庄市人防办统筹规划,合理改造,平战结合,使“沉睡”的早期人防工程重新发挥作用,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升值。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服务社会民生。针对早期人防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分类施策,对主体结构完好、具备利用价值的早期工程,进行加固改造,使工程重新焕发生机,在服务社会民生中发挥更大作用。对第40中学人防工程升级改造后,建成了综合性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基地,实现了解决实际问题与发挥人防工程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与电力、热力等部门进行协商,对人防疏散干道进行设计和改造,使其具备共同沟的功能,为电力、通信、供热、供排水等提供便利条件。推进通山工程提升改造利用项目,在保障工程战备功能前提下,按照“统一规划、分段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把这个华北地区最大的疏散干道工程打造成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新型文旅消费聚焦示范项目,成为省会休闲网红打卡地。
精准检测,报废回填,消除安全隐患。早期人防工程年久失修,质量问题日渐显现,不仅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能力发挥不出来,而且还有可能成为自然灾害的潜在“杀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塌陷事故,将严重威胁到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地上交通、建筑安全。为解人防事业的健康发展后顾之忧,石家庄市人防办对在1984年以前修建的共计48万平方米早期人防工程进行全面技术检测的基础上,制订了《石家庄市早期人防工程分类治理有效利用方案》,先后对已丧失战备价值且存在安全隐患的4.4万平方米早期公共人防工程进行报废回填。
融入环境,美化口部,助力城市建设。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进程的加快,早期人防工程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问题愈发突出。结合全市小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强化精品意识、质量意识,石家庄市人防办实施了“口部战略”,投资近60万元对沿街人防工程口部进行美化提升,让工程口部与周围环境和建筑相协调,实现了老旧口部的“华丽转身”,提升了城市的整洁度,为创建文明省会城市作出了人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