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涿州市刁窝镇万全庄村,总书记走进房屋重建施工现场,询问受灾损失、施工进展、租房过渡等情况,勉励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渡难关,重建和美乡村。
7月28日,记者来到涿州市刁窝镇万全庄村,只见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全村有139户D级危房需拆除重建,目前大部分已主体竣工。”万全庄村党支部书记杨海军说。
去年汛期,万全庄村311户全部受灾。“受灾不受苦。党和政府第一时间出台了政策,帮助我们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杨海军说,重建户不仅可免费领取2吨钢筋、20吨沙子,还可享受水泥每吨80元的购买补贴。为了加快房屋重建进度,村党支部还牵线联系了多支价格优惠的施工队,供村民选择。
7月29日,涿州市刁窝镇万全庄村村民孙凤国在装修一新的家中安装灯具。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
万全庄村村“两委”办公房在洪水中损毁,杨海军家就成了临时办公地。在他家客厅的醒目位置,摆放着一张“万全庄村受灾房屋平面图”,平面图上贴满了一个个小红旗。“小红旗代表已封顶房屋。到10月底,重建房屋将全部竣工。”杨海军说。
眼下,许多村民正忙着装修新房。“装门窗、铺地砖、粉墙面……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工地盯着,就盼着能早点完工。”在村东头一座刚落成的新房里,58岁的村民孙凤国一边干活,一边向记者介绍。
孙凤国高兴地告诉记者,新房比原来的房屋“升级”不少:面积增加到了270平方米,宽敞明亮;户型五室一厅两卫,布局合理。“订好的家具也快到了。再过一个多月,我们一家7口就能从涿州市区的出租屋搬回新房住了。”他满是期待地说。
在外租房、回村建房,处处都得花钱,可孙凤国觉得日子过得却并不紧巴。他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租房安置费、温暖过冬费、农房保险理赔款……各项补偿算下来有近20万元。生活有保障,建房有底气,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
农业生产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方面,关系着家家户户的收入。对此,杨海军和村“两委”干部思路明确:“我们要把农田耕作好、产业发展好,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白菜种植是万全庄村的特色产业。今年6月,该村与河北农业大学博士团队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博士农场,打造白菜新特优品种推广示范基地、有机白菜生产基地。“今年我们先打造50亩核心区,通过示范带动,全力推动白菜种植向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转型升级,让它真正成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杨海军说。
炎炎烈日下,万全庄村村史馆正加紧施工,水泥浇筑的地基已经建好。杨海军边查看工程进展边对记者说:“今年10月,村史馆就能建成投用。到那时,我们要在这里把大伙儿齐心协力重建和美乡村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河北日报记者 袁川 寇国莹 王静超)
7月28日,航拍下的涿州市刁窝镇万全庄村。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摄
记者手记
干群同心 其利断金
一栋栋新房、一块块高标准农田正在加快建设,村民迎来更美好的新生活……仅用一年时间,万全庄村就蝶变新生,凭的是啥?
78岁的杨贵堂是孤寡老人,房子重建对他来说是个大难题。为了让老人早日建新房、搬新家,万全庄村党支部为他联系了施工队,建造施工更便捷的装配式住房。老人说,自今年5月搬入新家后,日子过得格外舒心。
房屋修缮加固重建,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头等大事。为了办好这件头等大事,当地党员干部牢记总书记嘱托,在灾后恢复重建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包联干部入户走访,全面摸清受灾群众需求;第一时间送政策到家,为群众解决灾后重建难题;把建材大集摆在“家门口”,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建材……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把最优秀的干部派到我们身边,给我们各种帮助。干群齐心协力,多大的灾都不怕!”在万全庄村,村民们道出了共同的心声。
干群同心,其利断金。正在焕发出新光彩的万全庄村,给出了最好的证明。(河北日报记者 寇国莹 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