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沧州市盐山经济开发区正港园区,河北凯科管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凯科”)接到一份上百万元的管件订单。
河北凯科是盐山经济开发区新引进的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签订投资协议之初,就承诺将充分利用55亩低效用地新建厂房,提升产能。公司总经理刘华楠介绍,今年3月,公司正式投产,经初步估算,可年产不锈钢钢管3000吨,亩均产值360多万元。
要知道,这55亩地在“前任企业”手中,亩均产值和产能一度几乎为零。
同样一块地,换了“打开方式”,画风截然不同。近年来,这样的故事不断在盐山县上演。
盐山县是我国最大的管道装备制造、研发和产品集散地,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然而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的低效产业(工矿仓储)建设用地,越来越成为发展的掣肘。
破解“用地难”,盐山县积极探索低效用地处置改革,加大低效土地开发利用,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让“低效闲置存量”变成“高效优质增量”。
低效用地再开发,关键在于“再开发”。盐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东辉介绍,低效用地涉及多家企业,情况各异,处置起来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牵涉问题多、处理难度大。
经多次调研,盐山县决定立足实际,坚持因企施策、协调联动,全面摸清底数,让土地资源都“活”起来。河北凯科落户盐山便是破题的典型案例之一。
“过去,河北凯科地块是一块专门生产保温类管道的工业用地,规划面积120亩。原企业通过‘招拍挂’先后取得,但因自身经营不善,企业再投资意愿不强,导致其中55亩的土地未建设,被认为低效用地。”盐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阎胜坡告诉记者。
阎胜坡是盐山经济开发区低效用地处置专班的负责人,参与了河北凯科所在地块的盘活。
为低效土地资源重找“婆家”,盐山县建立政府收储机制,稳步进行“腾笼换鸟”。该县利用园区内同类产品优势,积极对接行业内领先企业,引来上海凯科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时,盐山经济开发区联合盐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法依规高效完成原有企业批而未建的地块注销,并重新出让给上海凯科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为上海凯科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子公司河北凯科奠定了基础。
阎胜坡表示,相比之前,通过项目重组、盘活,土地开发强度、产出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企业低效、未利用的土地就是沉睡的金土地,盘活低效用地相当于点土生金。”张东辉表示,他们推出的司法拍卖、企业增建、兼并重组、分割转让等盘活低效用地创新模式,既盘活了企业的存量土地资源,也增加了政府可统筹的产业发展空间。截至7月中旬,全县累计盘活低效用地3740.5亩,处置率达94.5%;利用盘活低效用地新上项目66个,总投资113.7亿元。
“盐山县坚持创新模式盘活低效用地是我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处长武继超介绍,近年来,河北省着眼土地规范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推进存量土地盘活利用。今年以来,全省盘活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1.19万亩,供应存量建设用地4.98万亩,土地利用质量效益得到大幅提升。(河北日报记者 苑立立)